中西医结合骨伤重点

2025-10-08 999+ 105KB 2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简述
1、 三国 华佗 发明麻醉药“麻沸散”
2、 中唐 蔺道人 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3、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四大原则: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
合作。
基本检查法
一、望诊
1、 望神色、形态 观察神态色泽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若精神萎靡,色泽晦
暗,则病情较重;神志昏迷,谵语,面色苍白,呼吸微弱,多属危候。形态
改变多见于骨折、脱位或严重的筋伤。如下肢骨折不能行走;急性腰扭伤者
身体向患侧倾斜。
2、 望肿胀、瘀斑 损伤后气血瘀滞于局部,若肿胀明显、瘀斑青紫色为新伤;
肿胀较轻,瘀斑为青紫带黄者为陈伤。
3、 望畸 观察肢体长短、粗细,有无成角畸形;完全骨折多出现缩短,周径
增粗;脱位者原关节处出现凹陷。
二、触诊
1、 压痛 可判断疼痛的部位、深度、范围、程度和性质。让患者指明疼痛部位
和范围,检查者用拇指按压寻找压痛点,禁止暴力,减轻痛苦和并发症。
2、 异常活动及骨擦感 肢体无关节部位出现类似关节的活动,多为骨折,触诊
可在摆动、触摸骨折肢体时感知骨折断端的摩擦,即骨擦感。
3、 弹性固定 脱位关节因筋肉牵拉,常保持在一特殊畸形位置上,若对该关节
被动活动,虽仍有活动度,但存在阻力,当外力去除后,肢体又回到原固定
的特殊体位。
4、 包块 分辨包块的部位、硬度、大小、形状、活动度、与邻近组织的关系以
及有无波动感。
三、
1叩击 沿肢体叩击肢体端,在远离叩击处疼痛者为性,多见
于骨、关节急性损伤。
2、 神经干叩击征(Tinel 征)损伤后或损伤修复后,在损伤面或神
的部位,轻布区会出现放射痛和触感,代表
伤部位或神经再生水平
四、
1、 骨传导音 对一发现或可的骨折,可将听置于伤肢近端的
部位,以指或锤叩击肢端骨传导音弱、侧对,如有
骨折则骨传导音减弱。可用于检查骨折位的情,骨位传导音
骨位差就传导音变弱。
2、 关节 活动中相应临床症状的异常响声,常见
于弹响髋膝半月板损伤。若弹,不疼痛,无临床意义
3、 摩擦 当关节有摩擦有关节病变,如骨性关节的关节现为粗
的摩擦
骨关节检查法
一、
1托马斯(Thomas 取仰位,屈曲髋膝,并使腰部
面,若患肢抬高屈膝离开床面或迫使患肢与触则腰部前凸时,
称托马斯征阳性。见于部病变和腰肌挛缩。
2、 望远镜试验 患者仰卧关节伸直助手固定骨,检查者一
抬高30 度,,若
有上下活动或抽筒样感,提示患者先天关节脱位。
3艾利斯(Allis):又下肢短缩试验。患者仰卧双膝屈曲两足跟
齐平放面上,常者两膝顶该在水平。如一侧膝低手对侧
即为性,明患肢有短缩(骨或骨短缩)或有关节脱位。
4屈德伦堡(Trendelenburg)征:即单足独站试验。用一足站立时,在常情
下,因中、小,对侧骨盆必须抬起,方能保持身体的平衡。若
侧有先天关节脱位,因中、小肌松弛,对侧骨不但不能抬起反而
Trendelenburg 征阳性。
二、
1麦氏征(McMurray 患者取仰卧位,检查者一手握住踝
部,将膝完全屈曲足踝抵住臀部,腿极度外,或内
在保持这种应力的情下,逐渐伸直,在伸直过程中若能到或感到弹
或出现疼痛为性。半月板有病变。
2抽屉试验 仰卧屈膝 90 o,检查者轻在患侧足背双手握
,向后拉。前交叉韧带断时,可0.5cm 以上;
交叉韧者可向后0.5cm 以上。屈曲 10 o~15 o
称莱切曼试验)则可增试验,有于判断前交叉韧带的
或后外损伤。
3lachman 1520 ,检者一端,
上端,将胫骨向、后拉,若向前移超过健侧,提示前交叉韧
损伤。
4、 侧关节分离试验、侧位。患者,并固
定大,检查者用一只手握踝部,手扶膝部,作侧位动检查内侧或外
副韧带,若有损伤,检查牵扯韧带时,可以引起疼痛或异常活动。
5浮髌试验:患者取仰卧位,下肢状态,检查者一
压在部,向下使积液于关节拇、中指固定
骨内、外指按压骨,若感骨有漂浮感,重压时下指时
明关节内有积液,为浮髌试验阳性。
三、腰
1直推抬高加强试验仰卧,检查者一足跟
,缓60 o 围内痛,
直腿抬高试验性。在直腿抬高试验性时缓慢放低患肢度,待放射
消失后,再将踝关节被动背屈,如度出现放射痛,则加强试验阳
此两个试验阳性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诊断依据
2屈颈试验:患者,检查者一徐徐
使患者头前屈,如出现腰痛及骨神痛即为性。提示椎间盘突出症。
3牵拉试验 ,检查者一固定骨,一持患侧部,膝伸
位,将髋关节后。若大腿前放射痛,为性,提示股经受压或腰
3/4 椎间盘突出。
4拾物试验:多用于小前屈运动的检查。让患,若患
屈膝屈髋而腰即为性,表示儿脊柱障碍,多脊柱
证施治基
一、骨伤内治法
1损伤三治法:
(1)初期治法
① 攻法:本于损伤早期蓄瘀,便按,黄,脉洪
而数的体患者。临床、腰、部损伤而致阳腑实证
用方有大成桃核承鸡鸣
行气瘀法:为伤内治法常用的一治疗方法。用于损伤后有气
血瘀,局部肿痛,无,或有急下者。常用的方
瘀活血为物汤、活血四物汤活血或活血止痛
③ 清热血法:本法清热解止血跌仆损伤后热毒
结于内,引起行,或邪毒侵袭攻等证。常用的
清热解毒五味毒饮龙胆泻肝血止血方
、小蓟饮子十灰散、清热凉血法属法,药性
实而用,
关法:本法辛香、活血瘀、镇心安神的药,以治疗
损伤后气血逆乱、气滞血瘀、瘀血、神昏危重症的一急方法。
用于部损伤或重症神志昏迷者。
⑤ 补法:多用于严骨折血较多者。常的方
(2)治法
止痛法:于损伤后,经消法治疗,但仍气滞肿痛
除,法又气。常用方
定痛和血、和气散
② 接续筋法:本法在和法的基展起的。于损伤中筋骨
未坚者。瘀血不去则新血不,新血不则骨不能合,筋不能续,
使骨续筋药,活血药,以活血骨续筋。常用的方
有续骨活血、新伤续断骨紫金丹
③ 舒法:用于损伤肿定后有瘀、筋粘连伤筋
常用方有:筋活血蠲痹生汤等
(3)治法
血法:本法使补养气血药使气血旺盛濡养筋骨的治疗方法 。
外伤筋骨,内伤气血以及长期卧床,出现气血损、筋骨萎弱
用本法。血法以气血为原则,临床应用本法时常
或气血气为血为或气血。损伤气
用四君子;损伤血,用四;气血
者,如扶阳补肾气,方选参附;中气
芪附;如脾胃参苓散;中气下陷用
损伤大出血而引起血脱者,使用,以血脱,方
,重用黄使血法血药多脾胃虚
易引起纳呆便血方内
辛温血药。外,若者,于
虚之中仍需酌瘀药,以防留邪瘀为患。
补益肝肾法:本法又称强筋骨法,骨折、脱位、筋伤的后
摘要:

简述1、三国华佗发明麻醉药“麻沸散”2、中唐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3、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四大原则: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基本检查法一、望诊1、望神色、形态观察神态色泽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若精神萎靡,色泽晦暗,则病情较重;神志昏迷,谵语,面色苍白,呼吸微弱,多属危候。形态改变多见于骨折、脱位或严重的筋伤。如下肢骨折不能行走;急性腰扭伤者身体向患侧倾斜。2、望肿胀、瘀斑损伤后气血瘀滞于局部,若肿胀明显、瘀斑青紫色为新伤;肿胀较轻,瘀斑为青紫带黄者为陈伤。3、望畸形观察肢体长短、粗细,有无成角畸形;完全骨折多出现缩短,周径增粗;脱位者原关节处出现凹陷。二、触诊1、压痛可判...

展开>> 收起<<
中西医结合骨伤重点.doc

共22页,预览7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2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