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2025-10-08
999+
18.5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诊
疗规范样本
【定义】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因神经粘连而附着固定
于确定的部位而出现的神经性病变,可由多种因素引起,
常表现为肩背、四肢不适和疼痛等。多发生于桡神经、正
中神经、尺神经、股神经和腓总神经等部位。
【诊断依据】
一、 多无明显外伤史。
二、 症状与体征
1、 症状:
(1) 感觉异常:如肢体不明原因的疼痛、感觉障碍
肌萎缩和乏力、麻木,夜间加重,常有麻醒史等。
(2) 运动功能障碍:如自主运动部分或完全丧失。
(3) 神经营养方面的改变:如受卡压部位皮肤发凉
无汗,失去正常的光泽等。
2、 体征:
(1) 感觉检查:受卡压神经支配的相应区域的痛温
觉与触觉部分或完全丧失,并进行两点区别检查,
明确其精细感觉情况。感觉功能障碍可用 6级分
类区分其程度,即:
S“0”级:完全感觉丧失;
S“1”级:深痛觉存在;
S“2”级:有痛觉及部分触觉;
S“3”级:痛觉及触觉完全;
S“4”级:痛、触觉完全,而且有两点区别觉,
但距离较大;
S“5”级:感觉完全正常。
(2) 运动检查:受卡压部位自主运动功能不能,肌
肉发生迟缓性瘫痪,进行性肌萎缩和肌张力消失;
肌肉瘫痪程度是判断神经损伤轻重的重要指标,
一般用 6级法区分肌力,即:
M“0”级:无肌肉收缩;
M“1”级:肌肉稍有收缩;
M“2”级:关节有动作,在不对抗地心引力的
方向,能主动向一定方向活动该关节达到完全的
程度;
M“3”级:在对抗地心引力的情况下,达到关
节完全程度,但不能对抗阻力;
M“4”级:能对抗一定的阻力,达到关节完全
动作,但肌力较健侧差;
M“5”级:肌力正常。
(3) 神经反射检查:根据神经受卡压的情况,可出
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摘要:
展开>>
收起<<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诊疗规范样本摘要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指神经因粘连附着固定导致神经性病变多由多种因素引起常见于桡神经、正中神经等部位表现为肩背、四肢不适疼痛等。诊断依据:无明显外伤史;症状上感觉异常如疼痛、麻木等夜间加重运动功能障碍神经营养改变;体征方面感觉检查用6级分类区分程度运动检查以6级法区分肌力神经反射检查可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电生理检查中神经电图可借分段测定神经传导速度发现神经嵌压部位有助于确立诊断和提供手术部位。征候分类采用Sunderland五度分类法。治疗方法:保守治疗常用局部封闭和夹板固定代谢因素引起的口服维生素有一定疗效无效则手术。手术治疗适应保守治疗无效者常用神经松解术。药物治疗分中药和西药。康复治疗包括功能锻炼和物理治疗。疗效评定标准分优、良、可、差四级。
相关推荐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