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学习精要

2025-10-08
999+
16.1KB
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内伤发热
一、疾病概述
1. 定义:以内伤为病因,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所致,以发热为主症的疾
病。核心特点为:起病缓、病程长,热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不升高),
无外感表证。
2. 西医范畴: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内分
泌疾病(如甲亢)、慢性感染性疾病(如结核)及不明原因发热,可参照辨证论
治。
二、历史沿革
时期 医家/著作 核心观点与贡献
先秦-汉 《黄帝内经》、张仲景《金匮要略》 - 《内经》提出“气虚身热”“阴虚生
内热”,明确劳倦、阴阳失调为病因,
确立“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治则 -
张仲景创小建中汤治阴阳两虚虚热,开
“甘温除热”先河
宋-元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李东垣《脾胃
论》、朱丹溪《格致余论》
- 钱乙创六味地黄丸(治阴虚内热)、
泻白散(治肺热)等,完善脏腑热证治
疗 - 李东垣提出“脾胃气虚致发
热”,创补中益气汤,系统阐述“甘温
除热”法 - 朱丹溪强调“阳有余阴不
足”,主张滋阴泻火治阴虚发热
明-清 张景岳《景岳全书》、秦景明《症因脉
治》、李用粹《证治汇补》、王清任
《医林改错》
- 张景岳提出“阳虚发热”(元阳败
竭、火不归原),补充阳虚证治 - 秦
景明首次明确“内伤发热”病名 - 李
用粹将内伤发热分为 11 型(郁火、阳
虚、瘀血等),规范辨证思路 - 王清
任详述瘀血发热特点,创血府逐瘀汤治
疗
三、病因病机
(一)病因
1. 久病体虚:
¢气虚:久病耗气→ 中气不足→ 阴火内生→ 气虚发热;
¢血虚:慢性失血/脾虚生血不足→ 血虚阴伤→ 无以敛阳→ 血虚发热;
¢阴虚:热病耗阴/误用温燥药→ 阴精亏虚→ 水不制火→ 阴虚发热;
¢阳虚:寒证日久/气虚及阳→ 脾肾阳气虚→ 虚阳外浮→ 阳虚发热。
2. 饮食劳倦:饮食不节/劳倦过度→ 脾胃受损→ 中气不足(气虚发热),或脾虚生
湿→ 痰湿郁而化热(湿郁发热)。
3. 情志失调:情志抑郁→ 肝气郁结化火(气郁发热);气滞日久→ 血行不畅→ 瘀
血内生(血瘀发热)。
4. 外伤出血:外伤/出血→ 瘀血阻滞(血瘀发热),或失血过多→ 阴血不足(血虚
发热)。
(二)病机
1. 核心病机: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分虚实两类:
¢实证:气郁、血瘀、痰湿→ 壅遏化热(如肝气郁火、瘀血郁热);
¢虚证: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阴阳失衡(如气虚阴火、阴虚火旺、阳虚
浮火)。
2. 脏腑关联:以肝、脾、肾为核心——脾主气血生化(气虚、血虚多与脾相关),
肝主疏泄(气郁、血瘀多与肝相关),肾藏精(阴虚、阳虚多与肾相关)。
3. 病机演变:
¢实转虚:气郁/瘀血日久→ 耗伤气阴→ 虚实夹杂(如气郁阴虚);
¢虚转实:气虚→ 推动无力致血瘀,阳虚→ 水湿内停致痰湿→ 本虚标实(如气
虚血瘀、阳虚痰湿)。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 症状特点:起病缓、病程长,低热为主(或自觉发热),不恶寒(或怯冷得衣被
则温),伴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
2. 病史线索:有久病体虚、饮食劳倦、情志失调、外伤出血史;
3.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胸片、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骨髓穿刺等,排
查原发病。
(二)鉴别诊断(与外感发热对比)
鉴别要点 内伤发热 外感发热
起病病程 起病缓,病程长(数周-数年) 起病急,病程短(数天-1 周)
热势特点 低热为主(或自觉发热),热势
稳定
高热多见,热型多变(如弛张
热、稽留热)
伴随症状无表证,伴脏腑虚损/郁滞症
(如乏力、胁胀、瘀斑)
有表证(头痛、鼻塞、流涕、脉
浮)
病机性质虚实夹杂(虚多实少) 实证(正邪相争)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 辨虚实:
¢实证:气郁(热随情绪波动)、血瘀(固定痛处/瘀斑)、痰湿(胸闷脘痞、
苔腻);
¢虚证:气虚(劳后热甚、乏力自汗)、血虚(低热伴头晕面白)、阴虚(午
后潮热、手足心热)、阳虚(发热欲近衣、畏寒肢冷)。
摘要:
展开>>
收起<<
内伤发热一、疾病概述1.定义:以内伤为病因,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所致,以发热为主症的疾病。核心特点为:起病缓、病程长,热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不升高),无外感表证。2.西医范畴: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内分泌疾病(如甲亢)、慢性感染性疾病(如结核)及不明原因发热,可参照辨证论治。二、历史沿革时期医家/著作核心观点与贡献先秦-汉《黄帝内经》、张仲景《金匮要略》-《内经》提出“气虚身热”“阴虚生内热”,明确劳倦、阴阳失调为病因,确立“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治则-张仲景创小建中汤治阴阳两虚虚热,开“甘温除热”先河宋-元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李东垣《脾胃论...
相关推荐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