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际血脂专家组意见书:他汀相关肌肉症状患者反安慰药效应的分步诊断与管理》解读

2025-08-22
999+
214.8KB
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书书书
·规范、
指南、
共识·
《2022 国际血脂专家组意见书:他汀相关肌肉症状患者
反安慰药效应的分步诊断与管理》
解读*
武刘芸,
尹琪楠,
韩丽珠,
雷洋,
边原,
郑星月,
李炼,
童荣生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个体化药物治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
都610072)
摘 要 2022 年2月,
国际血脂专家组(ILEP)发布
《
他汀相关肌肉症状患者反安慰药效应的分步诊断与管理意见
书》
。该意见书对他汀相关肌肉症状进行归因,
并提出反安慰药效应(nocebo /drucebo 效应)一词,
用以形容患者因对他
汀药物的不好预期而导致的不良反应,
并针对此效应提出以患者为中心的分步诊断与管理措施,
以期改善血脂异常人群
接受降脂治疗的长期依从性,
从而改善预后。该文对这一意见书进行解读。
关键词 反安慰药效应;他汀相关肌肉症状;他汀类药物不耐受
中图分类号 R97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0781(2023)06-0777-04
DOI 10.3870 /j.issn.1004-0781.2023.06.0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Interpretation of Step-by-step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he Nocebo / Drucebo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Statin-associated Muscle Symptoms:A Position Paper Published by
the International Lipid Expert Panel (ILEP)in 2022
WU Liuyun,YIN Qinan,HAN Lizhu,LEI Yang,BIAN Yuan,ZHENG Xingyue,LI Lian,TONG Rongshe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Key Laboratory of Personalized Drug Therapy of Sichuan Province,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Chengdu 610072,China)
ABSTRACT In February 2022,the International Lipid Expert Panel (ILEP)issued a position paper on step-by-step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he Nocebo / Drucebo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statin-associated muscle symptoms.The document attributes
statin-associated muscle symptoms,and put forward the term Nocebo /Drucebo effect to describe the adverse events (AE)caused
by patients'poor expectations of statins,for which the patient-centered step-by-step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were
developed to improve the long-term compliance of lipid-lowering treatment in people with dyslipidemia,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This article interprets this position paper.
KEY WORDS Nocebo /Drucebo effect;Statin-associated muscle symptoms;Statin intolerance
脂质异常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临
床上,
他汀类药物与脂质管理联系甚密。在大多数情
况下,
他汀类药物是所有脂质调节疗法的基础,
是减少
收稿日期 2022-05-08 修回日期 2022-07-19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2005500);四川
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9YFS0514 )
(2022NSFSC0818);个体化药物治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
题(2021ZD01);四川省干部保健科研课题(川干研 ZH2021-
20)。
作者简介 武刘芸(1999-),
女,
四川德阳人,
药师,
在读硕
士,
研究方向:心血管/抗 凝 /肿瘤心脏病学。ORCID:0000-
0003-3539-505X,E-mail:2436053529@ qq.com。
通信作者 边原(1983-),
男,
天津人,
副主任药师,
研究方
向:临床药学。电 话:028 -87393405,E-mail:bianyuanshj @
foxmail.com。
未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事件和病死率最有效的
干预措施之一[1-2]。他汀类药物治疗脂质异常及预防
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疗效毋庸置疑,
但也可能引起一系
列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
包括由药物及非药物所
引起的,
进而导致患者依从性降低。造成许多 ASCVD
高危患者治疗不当或未能达到目标脂质水平,
降脂治
疗(lipid-lowering therapy,LLT)效果不理想,
从而导致
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3]。
对他汀类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的认识和管理至关重
要。大多数感知到的不良事件并非他汀类药物导致
的,
但被错误归因于药物,
如老年性骨病和炎症性肌
病;或由于患者在服药时的心理暗示而出现的主观症
状,
即反安慰药效应(nocebo /drucebo 效应)。他汀类
·777·
医药导报 2023 年6月第 42 卷第 6期
药物不耐受是指他汀类药物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
(AE)导致治疗中断,
从而增加心血管不良结局风险的
一种临床综合征,
最常见的是他汀类药物相关肌肉症
状(statin-associated muscle symptoms,SAMS)。但只有
少数接受治疗的患者会出现完全的他汀不耐受,
估计
患病率仅为 3% ~5%。
因此,
需要明确指导,
以便在临床实践中对经历主
观AE 的患者进行最佳的血脂管理。2022 年,
国际血
脂专家组(International Lipid Expert Panel,ILEP)发布
意见书
《
他汀相关肌肉症状患者反安慰药效应的分步
诊断与管理》,
意见书提出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方法,
使用 SAMS 临床指数(SAMS-CI)判断他汀用药与不良
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
用以分步诊断和管理 SAMS,
尤
其是预防和管理 nocebo /drucebo 效应,
针对不同患者
采用不同的策略,
从而提高降脂治疗的长期依从性,
改
善心血管结局。
1他汀类药物不耐受的定义
ILEP 基于以下 4个标准对他汀类药物不耐受的
特点进行描述。①无法耐受≥2种他汀类药物:一种
以最低起始日剂量给药,
另一种为任意日剂量;②与已
确诊的他汀不良事件或生物标志物显著异常相关的不
耐受性;③减量或停药后症状或生物标志物的显著改
善;④不能用已知易感因素(如药物相互作用、
公认能
增加他汀类药物不耐受风险的因素)解释的症状或生
物标志物改变。
他汀类药物不耐受还可分为部分和完全不耐受,
部分不耐受约占 95%,
指在某些剂量下对某些他汀类
药物的不耐受,
经减量、
换药等干预措施(SLAP 方法)
后可改善。完全不耐受指在所有剂量下对所有他汀类
药物的不耐受,
通常需要换用其他种类的降脂药物。
意见书认为,
他汀类药物不耐受可由多种因素导
致,
①他汀类药物的药效/药动学特征———他汀类药物
经肝脏细胞色素 P450(CYP)酶代谢,
此类药物的使用可
能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可导致辅酶 Q10
水平降低,
诱导线粒体凋亡等,
从而导致肌痛。②患者
已知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因此服药时有所心理暗
示,
因此产生不良反应,
即nocebo /drucebo 效应。③其
他易感因素,
如不合理运动,
药物相互作用[
抗真菌药
物、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蛋白酶抑制剂、
钙通道阻滞
剂等],
遗传易感性(CYP 酶基因多态性等) ,
其他疾病
或状态(维生素 D缺乏、
甲状腺疾病)等。
2意见书对 SAMS 的分步诊断与管理建议
2.1启动他汀治疗前的准备工作 在启动他汀类药
物治疗之前,
医生应考虑到他汀类药物相关不良事件,
采取预防措施,
减少非他汀不良症状的误判,
并提前告
知患者治疗方案的原理与获益,
从而实现以患者为中
心的决策方案。意见书建议使用个体化脂质干预计划
(personalized lipid intervention plan,PLIP)来协助这一
过程[4]。PLIP 详细记录患者他汀治疗的具体剂量及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目标,
能够协助医生与
患者进行动机式访谈,
提高降脂治疗(lipid-lowering
treatment,LLT)的长期依从性。
此外,
应尽可能避免对非他汀相关症状的错误归
因,
如运动、
甲状腺功能异常、
药物相互作用等导致的
不良症状,
从而可能导致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指标异常,
见表 1。在开始他汀类药物治疗前,
应
尽可能纠正这些可逆风险因素。
表1肌酸激酶升高的常见原因
Tab.1 Common reasons of elevated creatine kinase
常见原因 举例
常见病 内分泌失调:甲亢、
甲减、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肢端肥大症、
库
欣综合征、
结缔组织病、
风湿病
心脏病:心衰、
瓣膜病、
心动过速、
心肌炎、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
性肾病
用药 他汀类药物、
纤维类、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β受体阻滞剂、
氯氮
平、
血管紧张肽受体抑制剂(ARB)、
羟氯喹、
异维 A酸、
秋
水仙碱、
皮质激素
毒品 乙醇、
可卡因、
海洛因、
苯丙胺
代谢紊乱 低钠血症、
低钾血症、
低磷酸盐血症
肌肉损伤疾病 肌肉萎缩、
肌肉代谢和线粒体疾病、
炎症性肌症
其他:家族性肌酸激酶升高、
肉瘤性肌病、
运动神经元疾病、
腓
骨肌萎缩症、
其他先天性疾病、
癫痫
其他 种族(美国黑人的 CK 基线水平可能较高)、
高强度运动、
外科
手术、
恶性肿瘤、
极端寒冷、
恶性高热倾向、
特发性高 CK 血
症
2.2AE 初步管理 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应定
期随访,
以评估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意见书建议,
若患者在治疗期间报告发生 AE,
可采用 MEDS 方法对
所有他汀治疗的疑似不良事件进行初步管理。
M即minimize,
指尽量减少对 LLT 的干扰。他汀
类药物的减量及停用与不良临床结局相关,
因此他汀
药物去激发(暂时停用 4 ~ 6 周)期间应使用非他汀药
物进行 LLT。可采用 SAMS-CI 对他汀药物和 AE 之间
的因果关系进行评估,
意见书所用评分标准来自
ROSENSON 等[5]的研究。SAMS-CI 对肌肉症状的部
位与性质、
启动他汀治疗后肌肉症状出现的时间、
停药
后症状改善的时间以及他汀再激发后类似症状再次出
·877·Herald of Medicine Vol. 42 No. 6 June 2023
摘要:
展开>>
收起<<
《他汀相关肌肉症状患者中反安慰剂药物反安慰剂效应的逐步诊断和管理:2022年国际脂质专家小组立场文件》摘要该立场文件由国际脂质专家小组(ILEP)于2022年发布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个人化药物疗法重点实验室的药学部撰写。文件聚焦他汀相关肌肉症状(SAMS)患者中反安慰剂药物反安慰剂效应的逐步诊断和管理。文件指出SAMS患者中存在反安慰剂药物反安慰剂效应这会对患者治疗产生负面影响。为应对这一问题文件提出了一套逐步诊断和管理策略旨在帮助医生准确识别和处理这种效应从而优化他汀治疗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文件强调了医生在诊断和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