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源性腰痛的诊治【修改】【61页】

2025-10-05 999+ 4.31MB 6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摘要:

椎间盘源的诊断治疗摘要本文介绍了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概念、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椎间盘源性腰痛由椎间盘内部结构和代谢功能异常引起不伴根性症状1970年由Crock首次提出。发病机制包括化学、力学、解剖学及自身免疫机制。临床表现主要为深在的下腰痛活动加重伴有臀部、腹股沟、大腿内侧的疼痛但运动、感觉和反射一般无异常。诊断标准包括外伤史、症状反复发作半年以上、MRI上病变椎间盘低信号部分出现高信号区(HIZ)、椎间盘造影阳性等。影像学诊断方法包括X线片、CT、MRI及腰椎间盘造影术其中椎间盘造影术是公认的诊断金标准。治疗方案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药物、物理康复等大多数患者不需外科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微创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如融合手术、动力稳定装置、人工髓核置换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等各有适应症和禁忌症。

展开>> 收起<<
盘源性腰痛的诊治【修改】【61页】.pptx

共61页,预览19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6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