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要点

2025-08-27 999+ 15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要点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是指由血管病变引起的头晕或眩晕症状,其中脑卒中是
资料
的 3%~5%,最常见于由后循环供血的小脑或脑干卒中,少数为前循环供
血的前庭皮层区病变。上述部位卒中所致的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缺乏
特异性,是造成临床漏诊率较高的
主要原因之一。
1病因与机制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主要病因包括缺血性与出血性卒中。
急性前庭综合征(AVS)和发作性前庭综合征(EVS)是血管源性头晕/眩
晕最主要的前庭综合征类型。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病灶若累及前庭神经核复
合体、前庭小脑、前庭丘脑、前庭皮层等中枢前庭结构,或损害前庭-眼动、
前庭-脊髓及前庭-小脑等联络通路,则会产生头晕、眩晕及姿势平衡障碍等
前庭症状。
2临床表现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通常伴随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症状与体征,包括意识障碍
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交叉性瘫痪或感觉障碍等。
2.1小脑病变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小脑病变是引起血管源性头/眩晕最常见的受部位,据统计约 11%的小
脑梗死患者仅表现为孤立性眩晕,而缺少构音障碍或肢体辨距不良等典型症
状体征。
2.1.1PICA 梗死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2.1.2AICA 梗死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2.1.3小脑上动脉管源/晕:小上动脉供
常不累及前庭结构,很少引起眩晕与眼震。
2.1.4小脑出血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2.2脑干病变引起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脑干部位病变除了引起头晕、眩晕及失衡症状外,通常伴随邻近结构损害
相关症状和体征。
2.2.1延髓梗死引头晕/眩晕延髓背庭神
经下核与内侧核常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及失衡,而邻近脑神经核及传导束
受累可引起病灶同侧霍纳征、面部及躯干交叉性痛温觉减退、声音嘶哑、吞
咽障碍及肢体共济失调等。
2.2.2脑桥梗死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近 1/3 的脑桥被盖部梗死患者
可出现眩晕、眼震、霍纳征、水平凝视麻痹及偏身共济失调。
2.2.3中脑梗死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2.2.4脑干出血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2.3丘脑病变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丘脑损害主要表现为感知与姿势异常。
2.4前庭皮层病变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前庭皮层病变很少出现持续性旋转性眩晕,而多表现为摇摆性眩晕、定向障
碍、姿势不稳或失衡。
2.5短暂性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标签: #头晕 #眩晕

摘要: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要点摘要:血管源性头晕眩晕由血管病变引发脑卒中是最常见病因国外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脑卒中约占急性头晕眩晕病因的35且因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漏诊率较高。其病因包括缺血性与出血性卒中主要产生前庭综合征类型为急性前庭综合征(AVS)和发作性前庭综合征(EVS)。血管源性头晕眩晕常伴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症状小脑病变是最常见受累部位脑干、丘脑、前庭皮层病变也可引起。短暂性血管源性头晕眩晕作为后循环梗死前驱症状并不少见。辅助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等其中头颅MR弥散加权成像(DWI)是诊断急性后循环梗死的影像“金标准”。诊断时需与非血管源性头晕眩晕疾病鉴别。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对因治疗、预防治疗和康复治疗其中前庭康复治疗(VRT)有助于促进中枢前庭功能重塑。

展开>> 收起<<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要点.doc

共5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