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及换血疗法【77页】

2025-09-06 999+ 1.57MB 7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摘要:

新生儿溶血病(HDN)最早于1609年被法国助产士报道1932年Diamond等人将其与有核红细胞增多等症状关联。1940年Landsteiner和Weiner发现Rh血型后Levine确定了病因1953年Chown进一步确认了Rh溶血病理论。该病由母婴间红细胞血型同种免疫作用导致ABO溶血第一胎即可发病RH溶血第一胎多不发病。只有IgG血型抗体能通过胎盘屏障最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临床症状包括水肿、贫血、肝脾肿大、病理性黄疸等水肿占RhHDN的1020常引起早产预后差多数出生后不久即死亡。ABO溶血病以母亲为O型、子女为A型或B型的发病率最高第一胎即可发病病情较轻一般不需换血治疗。产前需监测孕产史、夫妇血型等患儿血样本检查包括直抗、释放试验、游离试验。产前治疗包括血浆置换、药物治疗、宫内输血等产后治疗包括光疗、药物、换血、输血等。换血需准备环境、人员、物品患儿换血前禁食、用药、固定、监测换血通道连接需注意顺序换血量通常为新生儿全部血容量的2倍时间为25小时。换血期间可能发生心血管功能障碍、心律不齐等并发症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换血后需注意输血及黄疸反复处理包括重

展开>> 收起<<
新生儿溶血病及换血疗法【77页】.pptx

共77页,预览2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7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