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之太阳病篇

2025-09-06 999+ 39KB 1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一、 太阳(tàiyáng)病经证:
(一) 中风(zhòng fēng)表虚证:桂枝汤及其兼证
桂枝汤证:太阳病,头痛(tóutòng),发热,汗出,桂枝汤主之。
13
太阳(tàiyáng)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
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
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太阳(tàiyáng)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
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95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服以须臾,可啜热粥以助药力。忌生冷、酒酪、五辛、粘滑、
肉类等。)
桂枝加葛根汤证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4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病机:风寒(fēnghán)外束,营卫不和,经输不利,筋脉失养。
主证:发热(fā rè),汗出,恶风,项背拘紧固缩、转动不灵。
治法:解肌祛风(qū fēnɡ),调和营卫,升津舒经。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bù xū)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及禁忌。)
桂枝(ɡuì zhī)加厚朴杏子汤证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43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18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病机:风寒在表,营卫不和,肺气上逆。
主证:发热,汗出,恶风,头痛,咳喘气逆。
治法: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桂枝加附子汤证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
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0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gāncǎo) 三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
(炮,去皮,破八片)
病机:表证未除,阳气虚弱(xūruò),阴亦不足。
主症:发热,恶风,头痛(tóutòng),汗漏不止,四肢拘急不适,
小便不利等。
治法:扶阳解表(jiě biǎo)
桂枝(ɡuì zhī)去芍药汤证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21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病机:表邪未解,胸阳不振。
主症:恶风,发热,脉促,胸满,汗出或不汗出等。
治法:解肌祛风,宣通温阳。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22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病机:表邪不解,胸阳受损。
主症:脉微,恶寒,胸满。
治法:解肌祛风,温经通阳。

标签: #伤寒

摘要:

摘要本文详述了太阳病经证、腑证及变证治则与证候分类。一、太阳病经证1中风表虚证:以桂枝汤为主方治疗头痛、发热、汗出等症通过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来缓解症状。桂枝汤有多种兼证如桂枝加葛根汤治项背强痛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咳喘桂枝加附子汤治漏汗不止等均根据具体症状调整方剂。2伤寒表实证:涉及麻黄汤证及葛根汤证等。3表郁轻证:有桂枝麻黄各半汤证等。二、太阳病腑证1蓄水证2蓄血证:桃核承气汤证等。三、变证1治则及辩证要点:包括变证治则、辨寒热真假、虚实等。2证候分类:热证:栀子豉汤类证、麻杏石甘汤证等。虚证:心阳虚证(桂枝甘草汤证等)、脾虚证(苓桂术甘汤证等)、肾阳虚证(干姜附子汤证等)、阴阳两虚证(甘草干姜汤证等)。结胸证:大陷胸汤证等治宜泄热逐水。脏结证痞证:热痞证(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等)、寒热错杂痞证(半夏泻心汤证等)。

展开>> 收起<<
伤寒论之太阳病篇.doc

共14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1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