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汇编

2025-09-04 999+ 203KB 1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
制度汇编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
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
报告人。
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
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
3、报告病种: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
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
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
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
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
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
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4、由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传染病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和查重工作,
并定期进行疫情资料分析。
5、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
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
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
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
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 24 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
6、医院各门诊分别建立传染病门诊日肠道门诊设立肠道门诊日
对各类传染病细登,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院部临床各科建立出入院登记薄,对本科所有入院传染病病人进行
细登,按规定及时上报。
验室应根据化验,对所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者进行疫情报告。
7、对报告病人诊断变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
别选择订正,并明原报告病。发现报的传染病,应及时报。
8、传染病报告卡应使用钢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规范,字迹清楚
9、本院任人员不得瞒报、报、报或授意他人隐瞒报疫情。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1、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开业医生为责任疫情
报告人。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在规
定的时内,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要时订正死亡报告。
2、各医疗卫生机构及人员要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传染病防治知熟练掌握传染病诊断、
报告、隔离消毒及疫情理的程强传染病疫情报告意识,发现传染
认真做好传染病登,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在规定时内向当地疾病预
防控制机构报告。
3、在各医疗机构防保科设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员。传染病报告员接到临床
医生的传染病报告要进行核实诊断,认真做好记录,并及时上报当地当地疾病
预防控制机构。认真开展疫情主动监测工作,对临床有关科的门诊日
院登记至少每旬开展疫情查,发现报的传染病病,要及时进行报。
4、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城镇
2小时内,农村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其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
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6小时内,农村12 小时内通过
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丙类传染病和其传染病,应当在 24 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
系统进行报告。
5、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快的通方式向当地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接到疫情报告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以最快的
方式报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当地政府卫生行部门,卫生行部门
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当地政府
6、流人员中的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的传染病报告、
理由诊治地负责,其疫情登统计户口所在地负责。
7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对辖区内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的疫情登
告和管理情况定期进行核实、查、指导
8、任单位和人对突发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不得隐瞒报、报或
授意他人隐瞒报、报,否则将依法追究责任。
9、任单位和人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者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
炎病人时,必须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报告。当地疾病
预防控制机构发现疫情或者接到疫情报告,应当立即报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
构和当地卫生行部门。
10、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疫情管理人员应定期发疫情报,对重疫情
进行预测、预报。
传染病报告流程
1、门诊部、院部、检验科、放射科等关科室接诊传
染病者时,首进行登,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做好处
工作。
摘要: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摘要为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效率与质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医院作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所有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制度明确了传染病报告病种包括甲、乙、丙类传染病。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传染病的收集、审核、上报等工作。发现甲类及特定乙类传染病责任报告人需2小时内报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其他乙、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网络报告。各门诊、住院部等需建立日志详细登记传染病情况。制度还规定了严格的报告流程、信息网络直报要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疫情登记与转诊、培训、检验科及住院部、门诊医生报告制度、日志登记、死亡病例登记与报告以及自查奖惩等内容确保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准确。

展开>> 收起<<
最新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汇编.doc

共14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1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