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与管理建议》要点

2025-08-18 999+ 18KB 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与管理建议》要点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
(PTE),是全球性的医疗保健问题。医院内 VTE 发生的风险与患者的住
治疗患者的其素(肥胖 、
卧床、合并症等)有关,常并发于其他疾病,是导致医院内患者非预期
,已院管和临员面问题 。
期识别 VTE 高危,及时进防,可以减少医院 VTE 的发
生。
一、医院内 VTE 防治体系建设
(一)成立管理团队
建议由主管院长(或副院长)负责,医务管理部门牵头,临床科室和医
技科室共同参与,组成由医务、护理、信息、临床等相关部门共同参加
医院内多科 VTE 综合防管理队,建立院内 VTE 综合治管
理体系。
(二)制定管理制度
定 VTE 防治手册,需立急危重 VTE 处理应急案,
VTE 评估和处理相关的会诊与转诊机制。
VTE 高风险科室(如骨科、妇产科、重症医学科、肿瘤科等)应成立
VTE 防治小组,并制定科室个性化的预防制度与流程。
(三)定期教育培训
定期组织全院各科室、各级医务人员参加 VTE 专题培训,逐步加强全院
医务人员对 VTE 的认知、防范意识及规范化管理能力。
二、医院内患者 VTE 风险评估和出血风险评估
(一)VTE 风险评估
1. 住院患者发生 VTE 的危险因素
(1)患者因素: 卧床≥72h、高龄、脱水、肥胖
(BMI>30kg/m2)、遗传性或获得性易栓症、妊娠及分娩等;
(2)外科因素: 手术、创伤、烧烫伤、各种有创操作等;
(3)内科因素 恶性肿瘤、危重疾病、脑卒中、肾病综合征、骨髓增
殖性疾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静脉曲张、炎性肠病等;
(4)治疗相关因素: 瘤化疗或放疗、中心静脉置管介入治疗
素或孕激替代治疗、细胞生成素、机械通气部静脉输液等。
2. VTE 风险评估
时进行 VTE 风险评是 VTE 高风室的
院患者。对手术患者建采用 Caprini 评分量表1),对非手术患者
建议采用 Padua 评分量表2)。
(2)出血风险评估
1. 患者因素: 龄≥75 岁障碍;血小板<50×109/L等。
2. 或出
血 等 ; 既 往 内 出 血 或 其 他 出 血 制 的 高 血
SBP>180mmHg 或 DBP>110mmHg);可能导致严重出血的内疾
病,如急性脑卒中(3 个内),严重脑或急性伤;尿病;恶
性肿瘤;严重的肾衰竭肝功衰竭等。
3. 合并用药正在使用抗凝药物血小板药物药物等。
摘要:

摘要《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与管理建议》要点包括:医院内VTE的发生风险与患者住院病情、治疗措施及其他危险因素相关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可显著减少VTE的发生。医院内VTE防治体系建设需成立管理团队、制定管理制度、定期教育培训建立VTE风险评估和出血风险评估机制制定VTE预防路径具体措施包括基本预防、药物预防、机械预防、腔静脉滤器、特殊问题及相应疗程。同时医院需对VTE事件进行评估、处理及控制评估指标包括VTE评估比例、风险评估比率、高危患者实施预防措施比例、VTE预防患者症状性VTE发生率等。关键要点1VTE风险评估:针对住院患者、外科患者、内科患者等不同因素制定VTE风险评估量表明确高危患者风险。2出血风险评估:包括患者年龄、凝血功能、血小板、颅内疾病、肾功能衰竭等评估患者出血风险。3预防路径:包括全面评估、控制基础疾病、明确用药情况、关注侵入性操作患者等。4预防措施:基本预防、药物预防、机械预防、腔静脉滤器、特殊问题及疗程具体考核指标包括VTE评估比例、风险评估比率、高危患者实施预防措施比例、VTE预防患者症状性VTE发生率等。5质量控制:建立VTE风险评估和预防体系并纳入医疗质量控

展开>> 收起<<
《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与管理建议》要点.doc

共9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9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