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单病种质量控制实施方案

2025-08-19 999+ 24.5KB 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单病种质量控制(脑梗死)实施方案
病种是规疗行与完量管
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综合医院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更好
地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现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
控制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09]757 号),结合我科实际,特制
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一步质量制,和提务水
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成立“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单病种质量管理诊疗规
范的具体执行和落实工作。
小组成员:科主任、护士长、医生、康复师、护士等。
三、单病种质量控制措施:采用定期督查,例会通报,限期整改,纳入科室绩
效评估等形式进行质量控制,促使科室质量不断改进。
四、具体方案:
(一)接诊流程:
1.按照脑卒中接诊流程:
诊流目标患者绿色务全
目标,为小于 60 分钟;即是,在患者到达医院急诊在 5分钟内见到接诊医
师、在 10 分钟内神经内科医师到达、在 45 分钟内完成所有必须的检测。
其是3内,治疗性缺/脑
者在“绿色通道”停留时限(从抵达院到用 rt-PA 的时间)应小于 60 分钟。
2.神经功能缺损评估:
卒中院期得神损(卫生
卒中量表)NIHSS 评估,至少在到院急时/或入院时和出院前有二次
NIHSS 评估(或至少有格拉斯哥(Glasgow)昏迷量评分)记录内容可明
示,为制定适宜的治疗分案和预测风险以及转归提供支持。
3.CT/MRI
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45 分钟内完成)。
(二)静脉应用组织纤酶原激活剂rt-PA)或应用尿激酶的评估:
1.实施静脉 rt-PA 尿激酶应用评估   
2.应用静脉 rt-PA 尿激酶治疗
(三)到院 48 小时内血小治疗:
不能溶栓的患者应尽早启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四)吞咽困难评价:
卒中患者入院时 45%30%~65%吞咽困难,其中于发病 6
43%~54%
37%4%
者病情越严吞咽困难越常见,48%由吞咽困难的急性卒中患者
营养 吞咽困难治疗的目的是预避免因饮食摄取
体缺营养,以及重建吞咽功能。
所有予饮吞咽

标签: #脑梗死

摘要:

单病种质量控制(脑梗死)实施方案摘要:单病种质量管理是规范临床诊疗、提升医疗服务的重要措施。本方案依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制定旨在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成立“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科主任、护士长等负责诊疗规范的具体执行和落实。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定期督查、例会通报、限期整改等并纳入科室绩效评估。具体方案涵盖接诊流程、神经功能缺损评估、检查完成时限、静脉rtPA或尿激酶应用评估、抗血小板治疗、吞咽困难评价、血脂评价与管理、血管功能评价、预防深静脉血栓、康复评价与实施、戒烟咨询与健康教育、出院用药及住院天数与费用等。特别强调卒中患者“绿色通道”时限目标小于60分钟发病3小时内符合溶栓指证的患者在“绿色通道”停留时限应小于60分钟。所有卒中患者均应接受神经功能缺损评估及吞咽功能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

展开>> 收起<<
脑梗死单病种质量控制实施方案.doc

共2页,预览1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