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后遗症临床路径

2025-08-19 999+ 42.5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脑 出 血 后 遗 症 临 床 路 径
一、脑出血后遗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后遗症(ICD-10 编码:I69.1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诊断标准:参照 2010 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
性脑出血诊治指南 2010》。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 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 2周至 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 6个月以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脑出血后遗症。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出血后遗症的患者。
2.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
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血管病患者可不进入本路径。
(六)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血生化、电解质。
3)凝血功能检查。
4)心电图。
5)胸部 X线透视或胸部 X线片。
6)头颅影像学检查(CT/MRI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血管
功能评价(颈动脉 B超)、C反应蛋白、超声心动、高同型半胱氨酸、D-2
体、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心理测评及智能测评、双下肢血管 B超等。
(七)治疗方法
1.静脉滴注脑代谢改善及神经营养药(奥拉西坦、脑蛋白水解物、长春西汀
等),中药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
2.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3.针灸治疗:多数可以应用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证型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4.推拿治疗:根据不同分期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5.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微波、超声、红外线等治疗。
6.内科基础治疗:主要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血压血调整、合并感染
及发的处理原则与方法等。
7训练帮助合理进行康训练
8理:证施
脑 出 血 后 遗 症 临 床 路 径 表 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出血后遗症(ICD-10 编码为:I69.101)
患者姓名: 别: 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时间: 年 月
日 期 年 月 日
(住院第 1 日)
年 月 日
(住院第 2日)
诊疗工作
□询问、体检查
项检查
□完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入院记录 □完初步诊断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意事
第一次联合治疗
学检查
检诊,
房记录
重点
长期医嘱:
□康复科常规
级护□低脂低盐饮食
□嘱患者加强肢体功能恢复锻炼
红外线照射患处或患
奥拉西坦 脑蛋白水解物 长春西汀
血栓通等滴注
□穴位针灸治疗
□康动治疗
临时医嘱:
三大常规 □肝肾功能
系列
解质
头颅 CTMR 心电图
(以上项如已做免做)
长期医
□康复科常规
级护□低脂低盐饮食
□嘱肢体功能恢复
红外线照射患处或患
西
春西汀 血栓通等滴注
□穴位针灸治疗
□康动治疗
临时医
根据定治疗方案治疗
工作
□按入院流程入院介绍
入院教育
□介绍入院项检查意事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
□完成常规生的监测
□随观察患者情
□完项入院检查的
□完项治疗备工作
□按治疗
常规理、
变异记录
□无 有,具体原因
1.
2.
□无 有,具体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师签名

标签: #脑出血

摘要:

脑出血后遗症临床路径摘要:本临床路径针对第一诊断为脑出血后遗症(ICD10编码:I69101)的患者。诊断依据参照2010年《中国急性脑出血诊治指南2010》疾病分期包括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和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治疗方案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标准住院日为28天。进入路径标准包括第一诊断符合脑出血后遗症其他疾病诊断不影响本路径实施且排除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血管病患者。入院检查项目包括必需检查项目如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以及根据病情需要的可选择检查项目。治疗方法涵盖静脉滴注脑代谢改善及神经营养药、中药注射液、口服中药、针灸、推拿等同时注重内科基础治疗、康复训练和辨证施护。临床路径表单详细记录了患者住院期间的诊疗工作、重点医嘱和护理工作包括三级医师检诊、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医嘱执行、病情观察、康复训练指导及出院注意事项等。变异记录用于记录治疗过程中的特殊情况。

展开>> 收起<<
脑出血后遗症临床路径.doc

共5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