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分析与护理剖析【25页】

2025-08-30 999+ 490.82KB 2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摘要: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分析与护理本文分析了石阡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医源性皮肤损伤的类型、原因并提出了护理措施。一、损伤类型及原因(一)常见医源性皮肤损伤1粘贴敷料方法不当:新生儿皮肤娇嫩粘贴敷料方法不当易导致张力性损伤。纸胶粘贴时间长、撕下动作粗暴等也会引起患儿皮肤损伤。2皮肤消毒剂影响:消毒液未彻底干燥即粘贴敷贴可能造成皮肤受损。3割伤划伤:剃发过程、患儿指甲长躁动、衣被破损或线缠绕等都可能造成皮肤损伤。4摩擦伤:患儿裸体暴露于蓝光箱及暖箱因碰撞、摩擦引起皮肤破损。5压伤:如NCPAP管道对鼻腔产生压力、异物遗留、局部皮肤受压过久等都可能引起压伤。6烫伤:抢救台感温探头脱落、沐浴用水或暖箱等使用不当都可能引起烫伤。(二)药物外渗护理原因1药源性因素:新生儿血管壁薄、通透性高输入高渗液体等可能导致静脉损伤。2患儿因素:新生儿皮肤幼嫩、血管细短常易引起静脉输液外渗。3护士因素:穿刺部位不当、技术不熟练、固定方法不正确、观察巡视不到位等。二、预防及处理(一)静脉外渗1加强输液操作管理提高穿刺成功率。2应用透明质酸酶、酚妥拉明等药物减少组织损伤。3选择低敏性、透气性能良好的透明敷贴。(二)压伤

展开>> 收起<<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分析与护理剖析【25页】.pptx

共25页,预览8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2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