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患者的护理【27页】




标签: #猩红热
猩红热由A组链球菌引起该菌革兰染色阳性呈球形或卵圆形链状排列分19个组A组又分80个血清型可产生多种毒素对热及干燥抵抗力弱对消毒剂敏感。传染源为猩红热患者和带菌者通过呼吸道、皮肤伤口和产道传播普遍易感冬春季多发多见于515岁儿童。潜伏期23天特征性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及疹后脱屑发热与皮疹消长相一致咽峡炎表现为咽痛、局部充血和脓性渗出物皮疹始于耳后、颈、上胸部24h内蔓及全身48小时达高峰23天内退尽重者可持续1周疹退后脱屑。临床有轻型、中毒型、脓毒型、外科型或产科型等类型。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增高咽拭子培养有型溶血性链球菌生长。治疗首选青霉素。预防需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护理包括一般护理、病情观察、皮疹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同时需进行健康教育如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且咽拭子培养连续3次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