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南解读【57页】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南解读(2019年版)》摘要本规范针对生后29天到18岁以下儿童CAP。主要病原包括:呼吸道病毒:婴幼儿至学龄前期常见新发病毒不断出现。细菌:革兰阳性以肺炎链球菌为主可致重症;革兰阴性有流感嗜血杆菌等。非典型病原:肺炎支原体在各年龄段均常见衣原体多见于学龄期和青少年嗜肺军团菌可能是重症CAP病原之一。混合感染:儿童CAP混合感染率高年龄越小越高。诊治思路包括确定感染性肺炎、判断病情、经验性治疗和目标治疗。诊断涉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临床征象可提示病原学。并发症有肺部和肺外并发症。严重度评估依据WHO标准注意重症高危因素和潜在基础疾病。治疗原则涵盖轻症、病毒性、重症肺炎处理及抗菌药使用、防止院内感染。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依年龄、病情等综合分析病原。病原针对性治疗包括常见细菌、非典型病原体、病毒性肺炎用药。呼吸支持有保持气道通畅、普通氧疗、无创有创机械通气、体外膜肺。对症治疗、辅助治疗、中医药治疗也有相应方案。同时介绍了治疗效果评估、疗程推荐、预防方法及原发性免疫缺陷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