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下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要点

2025-08-26
999+
19.5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0 下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要点
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义为 Trietz韧带以远的肠道出血,包括小肠出血和结
直肠出血。《下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20)》结合最新的国内外临床
研究结论及专家意见以及我国实际,分别对小肠出血和结直肠出血的临
床诊治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推荐,旨在进一步规范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流
程。
主要推荐意见
1.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应该在患者就诊时获得,以评估出血
的严重程度、可能的出血部位和原因(推荐级别:强;证据水平:强)。
2.病情严重度与失血量呈正相关。临床上应评估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
的风险因素(推荐级别:强;证据水平:强)。
3.影像学检查是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和定位诊断的重要手段。常
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是腹部增强 CT或者腹部 CT血管重建(推荐级别:
强;证据水平:强)。
4.对于不能除外上消化道出血的便血患者,在结肠镜检查前应首先完
善胃镜检查以明确有无上消化道出血(推荐级别:强;证据水平:中
等)。
5.对于反复呕血、黑便或既往检查没有确诊的患者,建议行第二次胃
镜检查进行评估(推荐级别:强;证据水平:低)。
6.对于反复便血,且临床相关表现提示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既往检
查没有确诊,建议行第二次结肠镜检查(推荐级别:有条件推荐;证据
水平:极低)。
7.如果两次检查都正常,建议进行小肠检查(推荐级别:强;证据水
平:中等)。
8.胶囊内镜应视为上、下消化道检查阴性、怀疑小肠出血患者的首选
检查方式,建议择期胶囊内镜的最佳时机为出血停止后 72h,但不应超
过 2周,且建议应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联合二甲硅油
可提高小肠图像质量(推荐级别:强;证据水平:中等)。
9.结肠镜检查是明确结直肠出血原因和部位的最重要手段,且可在内
镜直视下进行止血治疗,充分的肠道准备有利于内镜下发现病变,紧急
情况下可应用灌肠或其他方法(推荐级别:强;证据水平:低等)。
10.如果临床证据提示小肠病变,推荐行对接小肠镜检查全小肠 (推荐
级别:强;证据水平:中等)。
标签: #下消化道出血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0下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要点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义为Trietz 韧带以远的肠道出血,包括小肠出血和结直肠出血。《下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20)》结合最新的国内外临床研究结论及专家意见以及我国实际,分别对小肠出血和结直肠出血的临床诊治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推荐,旨在进一步规范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流程。主要推荐意见1. 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应该在患者就诊时获得,以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可能的出血部位和原因(推荐级别:强;证据水平:强)。2. 病情严重度与失血量呈正相关。临床上应评估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的风险因素(推荐级别:强;证据水平:强)。3. 影像学检查是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和定位诊断的重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