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支气管哮喘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2025-08-26
999+
396.5KB
2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0 支气管哮喘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
一、概述
(一)定义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
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了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和发展
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
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哮喘是
一种异质性疾病。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哮喘的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提示可变气流受限的一些辅助检查
等,综合分析确定。根据以下一些临床特征,并排除其他疾病时
可诊断为哮喘。
1.临床表现: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
多发,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
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2.辅助检查:
(1)支气管舒张试验: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 1 秒用力呼气容
积(FEV1)增加>12%,且其绝对值增加>200ml。
(2)呼气流量峰值(PEF)及其变异率测定:连续 2 周或以上监
测 PEF,平均每日昼夜 PEF 变异率>10%。
(3)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3.鉴别诊断:
哮喘应与左心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上气道阻塞性病变
支气管扩张、嗜酸细胞肉芽肿性血管炎、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
等疾病相鉴别。
(三)疾病严重程度分层
哮喘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急性发作期根据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
危重度 4 级;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属于非急性发作期,其严
重度评估采用哮喘控制水平分级,分为良好控制、部分控制和未
控制 3 个等级。非急性发作期的长期规范管理是哮喘治疗的重点。
二、药物治疗原则
不同的分期、分级,哮喘的治疗不同,最终目标是既要达到当前
控制,又要降低未来风险。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的治疗目标
不同:急性发作期治疗目标主要为尽快缓解症状、解除气流受限
和改善低氧血症。慢性持续期治疗目标在于达到哮喘症状的良好
控制,维持正常活动水平,尽可能减少急性发作、肺功能不可逆
损害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
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原则是去除诱因,根据严重程度不同,给予
相应治疗方案,如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合理氧疗、适时足量全身
使用糖皮质激素。哮喘慢性持续期的长期治疗主要以药物吸入治
疗为主,强调规律用药,应遵循分级治疗和阶梯治疗的原则。
根 据 哮 喘 病 情严 重程 度 和 控 制 水平 选择 相 应 的 5级方 案( 表
1),大部分哮喘患者根据病情评估,治疗方案可从第 2 级或第
3 级治疗开始,各治疗级别方案中都应该按需使用缓解药物以迅
速缓解症状,规律使用控制药物以维持症状的控制。根据疾病控
制水平和风险因素水平等,采取升级或降级治疗。常见哮喘的药
物治疗推荐见表 2。
标签: #哮喘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0支气管哮喘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一、概述 (一)定义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了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和发展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二)诊断与鉴别诊断哮喘的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提示可变气流受限的一些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确定。根据以下一些临床特征,并排除其他疾病时可诊断为哮喘。1.临床表现:(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