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SGO子宫内膜癌指南基于证据回顾的建议

2025-08-26
999+
52KB
2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1 SGO 子宫内膜癌指南:基于证据回顾的建议(最全版)
摘要
2014 年妇科肿瘤学会(SGO)临床实践委员会更新了子宫内膜癌有
关诊断、检查、手术和治疗方案指南。尽管如此,子宫内膜癌的
发病率及相关死亡率仍持续增加,自 1987 年至 2014 年子宫内
膜癌年发病例数增加了 75%,死亡病例翻了 3 倍,幸运的是在子
宫内膜癌治疗方面有了一定进展,分子病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对
遗传易感性认识更进一步,淋巴结评估更加精准,对放疗和化疗
的理解更加全面,生存评估和随访方法更加完善。
订制过程
作者回顾了现有的证据,对相关指南内容进行了批判性审查,最
后确定了推荐意见,提交 SGO 临床实践委员会、SGO 出版物委
员会和 SGO 董事会成员审核后出版。这些建议由 SGO 实践和教
育委员会妇科肿瘤专家小组制订,使用的术语借鉴 ASCCP 管理
指南,对建议的强度和证据质量进行评级。
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
¯临床问题 1:对新诊断的子宫内膜癌如何进行分类?
建议 1.1:目前指导子宫内膜癌治疗及预后的临床病理参数有:
组织学类型、分级、分期、年龄和 LVSI(AI)。
建议 1.2:III/IV 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应考虑雌激素受体(BII)。
建议 1.3:III/IV 期子宫浆液性癌患者建议 HER2Neu 检测,以
确定辅助化疗是否加入曲妥珠单抗(AI)。
建议 1.4:应对所有子宫内膜癌进行错配修复状态和/或微卫星不
稳定性检测,以筛选 Lynch¯综合征,有利于确定免疫检查点抑制
剂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或联合乐伐替尼治疗[2](AII)。
建议 1.5: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应进行分子分型检测,尤其是晚
期患者,以确定是否存在 TP53 突变,指导治疗决策(BIII)。
建议 1.6:尽量进行生物标志物检测[3],参照美国病理学家学院
(CAP)临床指导(BIII)。
【证据文献复习】三十多年来子宫内膜癌分为两型[4]:I¯型主要包
括 FIGO1/2 级子宫内膜样癌,发病与雌激素有关,由子宫内膜增
生、上皮内瘤变(EIN) 发展而来,83%的肿瘤 PTEN 缺失,多数
能够早期诊断,总体预后良好。II ¯型包括癌肉瘤、浆液性癌、透
明细胞癌、混合性癌、未分化癌、高级别子宫内膜腺癌,通常雌
激素不敏感,与EIN 无关,浆液性癌可能与子宫内膜上皮内癌
(EIC)有关[5],90%的 II 型子宫内膜癌存在 TP53 突变。尽管 II 型
子宫内膜癌占比不足1/3,死亡占比达 75%[ 6 , 7]。尽管二分类系
统有重要临床价值,但相关研究异质性大,特别是高级别肿瘤
[8,9]。
分子分型和基因组分类研究可提高分类和预后信息的一致性,从
而成为临床决策的基础。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将子宫内膜
癌分为以下四类:(1)POLE 超突变型;(2)微卫星不稳定型
(MSI-H),与 MLH1 启动子甲基化有关;(3)低拷贝型,是
存在 CTNNB1 高频突变及其他重复性基因缺陷;(4)高拷贝型,
是指 TP53 突变和FBXW7 和 PPP2R1A 高频突变,与高级别子
宫内膜腺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有关,POLE 超突变型预后最好,
其次是MSI-H、低拷贝型,高拷贝型预后最差[1 0 ,1 1 ]。
研究人员随后开发并验证了一种简化、实用的分子分型工具
ProMis¯E,识别出四种分子亚型(错配修复缺陷、POLE 突变、
p53 突变和p53 野生型),与 TCGA 分子分型[1 2 ]类似,但不尽
相同。来自 NRG 肿瘤研究人员同样开发了一种用于子宫内膜癌风
险预测的分子分型,指定四个分子基团与 TCGA 分类一致[1 3 ]。
PORTEC 研究人员证实了分子分型的指导意义,PORTEC-3试验
将 TCGA 分型应用于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放化疗
组与单独放疗组,无论组织学类型,TP53 突变型联合治疗组 PFS
显著改善;无论何种治疗方式,POLE 超突变型均预后良好,这
些研究彰显了分子分型的应用前景[1 4 ]。
或许将基因检测和传统的临床病理参数[1 5 ]结合起来进行分层,指
标签: #子宫内膜癌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1SGO子宫内膜癌指南:基于证据回顾的建议(最全版)摘要2014年妇科肿瘤学会(SGO)临床实践委员会更新了子宫内膜癌有关诊断、检查、手术和治疗方案指南。尽管如此,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及相关死亡率仍持续增加,自1987年至2014年子宫内膜癌年发病例数增加了75%,死亡病例翻了3倍,幸运的是在子宫内膜癌治疗方面有了一定进展,分子病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对遗传易感性认识更进一步,淋巴结评估更加精准,对放疗和化疗的理解更加全面,生存评估和随访方法更加完善。订制过程作者回顾了现有的证据,对相关指南内容进行了批判性审查,最后确定了推荐意见,提交SGO临床实践委员会、SGO出版物委员会和SGO董事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