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中国黄褐斑诊疗专家共识

2025-08-26 999+ 21.5KB 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1 版:中国黄褐斑诊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目前认为黄褐斑的发病与遗传、日光、性激素等有关,涉及黑素合成增加、皮
损处血管增生、炎症反应及皮肤屏障受损等机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无
创检测技术。该共识结合近年研究新进展,全面阐述了黄褐斑的病因及发病机
制、临床表现、分期与分型、诊断及治疗等,旨在提高中国皮肤科医师对黄褐
斑的诊治水平。
(一)治疗原则
以减少黑素生成、抗炎、抑制血管增生、修复皮肤屏障、抗光老化为指导原
则。避免诱发因素,注重防晒,配合使用修复皮肤屏障的功效性护肤品、美
白类护肤品,结合临床分期与分型,联合系统及外用药物、化学剥脱、激光
和中医药治疗。
(二)治疗目标
色斑变淡或恢复正常,面积缩小或消失,减少复发。
(三)基础治疗
1.避免诱发因素,调整生活方式:
避免日照,减少烹饪热/职业热接触,避免使用汞、铅含量超标等劣质化妆品
合 ;
保持良好的心态。
2.修复皮肤屏障:
黄褐斑患者存在皮肤屏障受损。研究表明,透明质酸是维持皮肤水合作用的
重要成分,并具有修复皮肤屏障的作用;神经酰胺、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等
细胞间脂质成分,对维持皮肤屏障的结构和功能起到重要作用,青刺果油所
含脂质与角质层细胞间脂质成分相似,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神经酰胺、
胆固醇及游离脂肪酸,达到修复皮肤屏障的作用。使用具有科学依据的功效
性护肤品对黄褐斑的防治有益。
3.防晒:
应贯穿黄褐斑的整个治疗过程。建议长期使用日光防护指数(sun
protection factor SPF 30UVA protection grade of
UVAPA+++广UVA + UVB +制黄褐斑的发
每 2 搽 1 次次 2 mg/cm2
起的色素增加;在外用防晒基础上强遮挡防晒,有
黄褐斑的防治,减少复发。
4.美白类护肤品:
C4-N-苯二酚
素等成分的美白类功效性护肤品可用
褐斑的治疗。国学者研究表明,滇山茶马齿苋、青刺果、
的新型复合美白制能有效地改善黄褐斑症。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效性及全性,经过临床证的美白类护肤品。
5.治疗相关疾病:
治疗可能诱发或加重黄褐斑的相关
(四)分期分型治疗
1.活动期:
避免光治疗及化学剥脱术,应选择基础治疗配合系统药物治疗。
系统药物,包括①氨甲环性抑制,减少黑素合成,
250 ~ 500 mg/1 ~ 2 次
1 ~ 2起效,建议3 ~ 6良反应包括胃肠道
经量减少等,②甘草
细胞脱,减少白等炎症因生,以达到抗炎作用;可
40 ~ 80 mg/2 次/
横纹肌溶解维生素 C和维生素 E维生素 C阻止多巴氧化,抑制黑
素合成,维生素 E化作用,者联合应用可增疗效;
C 0.2 g/3 次/dE 0.1 g/1 次/d
胱甘肽结合抑制性,减少黑素生
成,可静脉滴注,常与维生素 C联用。
外用药物,包括氢醌生物、维 A酸类、氨甲环

标签: #黄褐斑

摘要:

《2021版中国黄褐斑诊疗专家共识》结合近年研究全面阐述了黄褐斑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共识指出黄褐斑发病与遗传、日光、性激素有关涉及黑素合成增加、血管增生、炎症及皮肤屏障受损等机制。治疗原则为减少黑素生成、抗炎、抑制血管增生、修复皮肤屏障、抗光老化需避免诱发因素注重防晒配合功效性护肤品结合临床分期与分型联合系统及外用药物、化学剥脱、激光和中医药治疗。治疗目标为色斑变淡或恢复正常面积缩小或消失减少复发。基础治疗包括避免诱发因素、修复皮肤屏障、防晒及使用美白类护肤品。分期分型治疗中活动期以基础治疗配合系统药物治疗为主稳定期则联合化学剥脱术、光电等综合治疗。中医中药治疗通过疏肝健脾补肾、理气活血化瘀疗程一般36个月。共识强调需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随着研究深入黄褐斑治疗还将有新进展。

展开>> 收起<<
2021版中国黄褐斑诊疗专家共识.doc

共8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