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中国炎症性肠病营养诊疗共识(全文)

2025-08-26
999+
29.5KB
1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1 版:中国炎症性肠病营养诊疗共识(全文)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溃疡性
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是一
种主要累及胃肠道的非特异性、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近 20 余年,
虽然全球对 IBD 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诊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IBD
的具体病因和确切的发生机制目前仍然不清楚,也未发现能够治愈 IBD
的药物和方法。研究认为,IBD 多见于西欧和北美地区,与西方的高脂肪、
高蛋白和高糖饮食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IBD 既往在中国罕见,但近 20
年来,由于国人的饮食习惯、生活节奏以及环境等明显改变,中国 IBD
的发病率快速增长,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增长最快,目
前已经成为我国消化系统常见疑难疾病之一,是消化系统疾病基础研究
和临床诊疗的重点、热点和难点。
IBD 的诊断没有金标准。IBD 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依赖于流行
病学资料、临床表现以及包括实验室检查、消化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 、
病理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在内的系统性检查。有时即使完善了这些系统
性检查甚至手术治疗也不能明确诊断,还需要诊断性治疗以及随访来明
确诊断。个别情况下,即使完成诊断性治疗以及随访也不能明确诊断
IBD 的精准治疗则取决于在早期诊断基础上建立的兼顾规范化和个体化的
优化治疗方案。就治疗而言,IBD 是一种以药物治疗为主的内科性疾病。
通常情况下,药物能够有效诱导和维持 IBD 缓解,多在并发肠梗阻、肠
穿孔、消化道大出血、肠道癌变以及药物治疗无效时才考虑并实施外科
干预。
由于 IBD 固有的临床特点,IBD 患者营养障碍不仅常见,而且部分患
者的营养障碍复杂和严重,并会因此而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同时,IBD
的营养治疗目的和作用也远远超出了纠正营养障碍的范畴,具有诸多功
能性的治疗作用,尤其是能够诱导和维持 CD 缓解。因此,营养诊疗是
IBD 临床诊疗的重要内容,甚至可作为部分 CD 患者的一线治疗。但是,
目前我国 IBD 患者的营养诊疗普遍不规范,甚至误诊误治,并因此影响
了 IBD 患者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规范化地开展 IBD 营养诊疗,由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分会
主任委员石汉平教授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炎症性肠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
员李明松教授牵头,组织了60 余位来自消化内科、消化外科、营养科、
儿科和中医科并且在营养和 IBD 两个领域均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临床经
验的中青年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诊疗经验,经过多轮讨论和
修改,就 IBD 营养诊疗达成共识,共计 36 条。然后将每一条共识的证据
等级由高到低分为A~D四个等级,由 120 余位来自消化内科、消化外
科、营养科、儿科和中医科并且在营养和 IBD 两个领域均具有丰富理论
知识和临床经验的中青年专家,依据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诊疗经验,就
每一条共识的证据等级进行投票,投票的统计结果附在每一条共识的后
面,以便参考。从证据等级投票分析结果来看,对 IBD 营养诊疗仍然存
在诸多分歧,甚至对一些 IBD 营养诊疗相关的基本概念以及技术、方法
和作用仍然认识不足,需要进一步普及、推广、提高和规范 IBD 营养诊
疗。
本共识仅为 IBD 临床营养诊疗提供原则性和方向性指导,具体的营养
诊疗方案必须基于每一位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应该重视规范化和个体
化的统一。
一、IBD 患者的营养障碍包括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营养不良是由于
机体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最终导致营养供给、消化、吸收和需求不平
衡的病理状态,是指因能量、蛋白质或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量,对机体
功能乃至临床结局发生不良影响的现象,是当前存在的异常。营养风险
不是指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而是指现存的或潜在的营养因素导致患者
出现不良临床结局(包括增加手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增加、延迟术后恢复及
延长住院日等)的风险(证据等级:A 83%;B 16%;C 2%;D 0%)。
二、IBD 患者的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常见,尤其是 CD 患者。临床研
究发现,70%以上的 IBD 患者、80%以上的 CD 患者、90%以上的住院
CD 患者及95%以上需要手术治疗的 CD 患者均存在营养不良或者营养风
险。因此,IBD 患者必须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不良评估,并基于营养
风险筛查和营养不良评估结果以及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兼顾规范化和个
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证据等级:A 78%;B 18%;C 3%;D 0%)。
三、IBD 的营养不良包括宏量营养素缺乏和微量营养素缺乏,并与病
程和疾病活动度相关。宏量营养素缺乏是指糖、脂肪、蛋白质等能量营
养素缺乏,主要表现为消瘦和体重下降,儿童患者可有生长发育延迟。
微量营养素缺乏是指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也是
标签: #炎症性肠病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1版:中国炎症性肠病营养诊疗共识(全文)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disease,CD),是一种主要累及胃肠道的非特异性、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近20余年,虽然全球对IBD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诊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IBD的具体病因和确切的发生机制目前仍然不清楚,也未发现能够治愈IBD的药物和方法。研究认为,IBD多见于西欧和北美地区,与西方的高脂肪、高蛋白和高糖饮食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IBD既往在中国罕见,但近20年来,由于国人的饮食习惯、生活节奏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