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胆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专家共识(全文)

2025-08-26
999+
16.55KB
1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1 胆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专家共识(全文)
摘要
胆囊良性疾病是外科常见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我国胆囊
良性疾病的外科治疗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本共识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
献、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以循证医学为基础 ,
对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样变、胆囊腺肌症、胆囊的变异和畸形 、
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等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诊治相
关的推荐意见,以期进一步规范我国胆囊良性疾病的外科诊治,达到改
善治疗效果,解除临床危害,降低胆囊恶性疾病发病率的目标。
胆囊良性疾病主要包括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 of gallbladder,PLG)、胆囊腺肌症等,是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
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我国胆囊良性疾病的外科治疗存在许多不
规范之处,导致手术相关并发症有增加趋势。胆囊良性疾病与胆囊癌的
发生密切相关,胆囊良性疾病的不规范治疗不仅会导致胆囊癌的发病率
上升,还会延误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时机。因此,我们修订了本共识,
以规范胆囊良性疾病的外科治疗方式。
一、胆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
科学掌握手术指征、把握手术时机、规范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
防治并发症、预防癌变是胆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
(一)手术指征
对于胆囊良性疾病,国内外临床指南均推荐将胆囊切除术作为其治愈手
段。临床医师应科学掌握胆囊良性疾病的手术指征:(1)胆囊结石,无
论是否有症状;(2)有相关并发症,如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胆管炎、胆
源性胰腺炎等;(3)具有胆囊癌危险因素,如胆囊萎缩、充满型结石、
瓷化胆囊、胆囊壁增厚(≥3 mm)、胆囊肿瘤性息肉等;(4)合并先
天性胰胆管汇合异常、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肥胖与糖尿病等;(5)胆
囊畸形等[1, 2]。
(二)手术时机
符合上述手术指征中任一项的患者,应择期行胆囊切除术。胆囊炎急性
发作时,视实际病情采取保守治疗或急诊行胆囊切除术;对于无法耐受
手术切除或因局部炎症严重不适宜急诊手术的患者,可先行胆囊引流术 ,
再择期行胆囊切除术。而对于无症状的胆囊良性病变,当具有发生胆囊
并发症或癌变的危险因素时,应及时行胆囊切除术。
(三)治疗方式
1.胆 囊 切 除 术 : 腹 腔 镜 胆 囊 切 除 术 (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成为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手术方式[3, 4]。
开腹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逐渐被 LC 所替代[5],目前亦不
推荐机器人胆囊切除术、经自然腔道内镜胆囊切除术。由于保胆术后结
石复发率高,且保胆术后的胆囊是发生胆囊癌的高危因素[6],因此,
坚决反对对胆囊良性疾病实施“保胆取石”“保胆取息肉”、胆囊部分切除术
等治疗。药物溶石、排石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经皮胆囊碎石溶
石等,因危险性大,已被临床研究证明基本无效[5],不做推荐。
2.胆囊引流术:胆囊引流术是无法耐受胆囊切除手术的高危人群或因局部
炎症严重不适宜急诊手术患者的临时替代治疗手段。胆囊引流术包括经
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胆囊造瘘术等。其中 PTGBD 是首选的引流方式,
合并严重出血倾向、大量腹水是 PTGBD 的禁忌证[7]。
(四)并发症的防治
胆囊良性疾病可并发胆总管结石、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Mirizzi综
合征、胆肠内瘘、结石性肠梗阻等。掌握胆囊切除的指征和时机是防治
并发症最有效的手段。
合并门静脉高压的胆囊良性疾病接受胆囊切除术时,应警惕术中发生大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1胆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专家共识摘要胆囊良性疾病属外科常见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我国其外科治疗存在诸多不规范导致手术并发症增加且与胆囊癌发生密切相关不规范治疗还会延误胆囊癌诊疗时机因此修订本共识以规范外科治疗。共识阐述了胆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1手术指征:胆囊结石无论有无症状、有相关并发症、具胆囊癌危险因素等情况均应行胆囊切除术。2手术时机:符合手术指征者应择期手术;胆囊炎急性发作依病情保守治疗或急诊手术;无症状但有危险因素者及时手术。3治疗方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首选;反对“保胆手术”不推荐药物溶石等方法;胆囊引流术是高危或不适宜急诊手术患者的临时替代手段PTGBD是首选。4并发症防治:掌握切除指征和时机是防治并发症最有效手段。共识还对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腺肌症、胆囊变异畸形及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等给出了具体治疗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