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膀胱灌注治疗专家共识解读(全文)

2025-08-26 999+ 22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1 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膀胱灌注治疗专家共识解读(全文)
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位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七位,女性膀胱癌发病率
排在第十位以后。
膀胱癌的分期
膀胱癌的分期指肿瘤浸润深度及转移情况,是判断膀胱癌预后最有价值
的指标之一,目前普遍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2017 年第 8 版 TNM
分期法。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诊断及治疗的首选方案为 TURBT,
其术后的肿瘤高复发率与 TURBT 不完全导致肿瘤细胞残留及 TURBT 术
后膀胱内游离的肿瘤细胞立刻种植创面有关,因此,TURBT 术后需进行
辅助治疗,其常用的术后辅助治疗方法为膀胱灌注治疗。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危险分层
根据复发风险及预后的不同,可将 NMIBC 分为低、中、高三个危险度,
近年来,在高危中又分出另一类——最高危(最高危 NMIBC 在拒绝或不
适合进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膀胱灌注治疗)。
低危
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单发;Ta 期;低级别(G1);肿瘤直径<
3cm。
中危
除外低、高危的其他情况,包括肿瘤:多发;复发;Ta 期低级别(G1-
G2);肿瘤直径>3cm。
高危
Tis;具备以下任一条件:多发且复发的 Ta 期低级别;高级别(G3);
T1 期。
最高危
满足以下任何一项:T1 期高级别癌合并原位癌;多发、复发或肿瘤直径
>3cm 的 T1 期高级别癌;TURBT 后病理组织标本伴有淋巴血管浸润或
特殊类型尿路上皮癌(腺样分化、鳞状分化、神经内分泌分化、浆细胞
样改变和微乳头样改变等)。
膀胱灌注治疗
膀胱灌注治疗即通过向膀胱内注入细胞毒性药物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注
入免疫抑制剂(如卡介苗(BCG)、干扰素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诱
导体内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降低肿瘤复发和进展的风险。膀胱灌注
治疗可以单独使用,亦可为经尿道手术后的局部辅助治疗手段对机
影响小患者高,是目前泌尿外最常操作之一。
膀胱灌注治疗方案
可根据危险分层,选不同的膀胱灌注治疗方案:
低危

标签: #膀胱癌

摘要:

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居全身恶性肿瘤第七女性在第十位以后其分期采用UICC2017年第8版TNM分期法。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首选TURBT治疗但术后肿瘤复发率高与TURBT不完全及肿瘤细胞种植创面有关故术后需辅助治疗常用膀胱灌注治疗。NMIBC危险分层分为低、中、高和最高危四类。膀胱灌注治疗通过注入细胞毒性药物或免疫抑制剂杀伤肿瘤细胞或诱导免疫反应降低复发和进展风险可单独使用或作为手术辅助治疗患者接受度高。治疗方案依危险分层选择:低危术后即刻单次剂量化疗可不维持灌注;中危术后即刻单次化疗对特定复发患者建议后续化疗或BCG灌注1年;高危术后即刻单次化疗后续BCG或化疗药物灌注13年。膀胱灌注治疗有禁忌症形式包括即刻、诱导、维持和热灌注。三大指南推荐TURBT术后即刻灌注化疗药物包括多种化疗药和免疫抑制剂其中BCG最常用但低危患者不建议使用中危结合个体情况高危可降低复发率和进展。BCG膀胱灌注有禁忌症和不良反应。膀胱灌注时患者可变换体位使药液到达膀胱各壁。

展开>> 收起<<
2021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膀胱灌注治疗专家共识解读(全文).doc

共5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