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elman综合征-2019罕见病诊疗指南

2025-08-25
999+
76KB
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33.Gitelman 综合征
概述
Gitelman 综合征(Gitelman syndrome,GS;OMIM 263800)是一种由肾脏远 曲小管钠氯协
同转运蛋白(NCC)功能障碍所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966 年 由美国医生 Gitelman
首先报道了该病,但直至 1996 年其致病基因 SLC12A3 才得以明确。主要临床特点为肾性
失钾导致的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常伴有低血镁、低尿钙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系统(RAAS)活化,血压正常或偏低。
病因和流行病学
Gitelman 综合征是由编码噻嗪类利尿剂敏感的钠氯协同转运体(NCC)的 SLC12A3 基因突
变所致。生理情况下,通道蛋白 NCC 位于肾脏远曲小管上皮细胞的管腔侧,参与肾小球滤
过液中 5%~10%氯离子和钠离子的重吸收,是机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一道重要防线 。
当基因突变导致 NCC 结构和(或)功能障碍时,氯离子和钠离子从远端肾小管重吸收减少,
肾脏重吸收水减少,继发性 RAAS 活化、肾性失钾和钙重吸收减少。目前在 Gitelman 综合
征患者中已发现近 500 种 SLC12A3 基因突变(h"p://www.hgmd.cf.ac.uk/ac/gene.php?gene=
SLC12A3)。此外,编码氯离子通道 ClC-Kb 的 CLCNKB 基因突变(Ba"er 综合征Ⅲ型)和编
码肝转录因子 1-β(HNF1-β)的 HNF1B 基因突变也可产生类似临床表现。
Gitelman 综合征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小管疾病之一,患病率约为 1/40 000~1/4000,亚洲
人群中可能更高。由于该病易被漏诊或误诊,很难确定一般人群中该病的真实患病率,目
前没有观察到男性和女性发病率的显著差异。
临床表现
Gitelman 综合征常于青少年或成年早期起病。临床表现主要与低血钾和低血镁相关,轻型
患者可无症状或表现为轻度乏力和纳差;严重患者会出现四肢抽搐、软瘫、痛性痉挛、晕
厥和横纹肌溶解继发急性肾损伤,甚至因为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导致心脏骤停。目前认为 ,
Gitelman 综合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不仅与基因突变类型和修饰基因相关,还与患者性别和
饮食习惯等环境因素相关。常见临床表现如下。
1.全身症状 疲乏、口渴、多饮、嗜盐。
2.神经-肌肉系统 肌无力、痛性痉挛、抽搐、惊厥发作、肢体麻木、感觉异
常、横纹肌溶解、瘫痪、头晕、眩晕、共济失调和假性脑瘤等。
3.心血管系统 心悸、晕厥、血压正常或偏低和室性心律失常等。
4.消化系统 便秘、呕吐等。
5.泌尿系统 多尿、夜尿增多、遗尿、蛋白尿和肾功能不全。
6.骨关节系统 关节痛、痛性痉挛(软骨钙质沉着症)。
7.内分泌和生长发育 生长迟缓、青春期延迟;长期低钾和低镁的患者糖尿
病或者糖耐量减低的比例并不少见。
8.眼部症状 少数患者会出现视物模糊和巩膜脉络膜钙化。
Gitelman 综合征患者蛋白尿和肾功能损害的原因主要与长期低血钾相关,后者可导致肾小
管间质损伤和囊肿形成,蛋白尿以小管来源为主;其次因 RAAS 长期激活,可能直接或间
接导致肾小球节段硬化,极少数病例合并有其他肾小球疾病,如 IgA 肾病,C1q 肾病等,
但其与 Gitelman 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明确。
辅助检查
1.血清(浆)学检测 钾(K)、镁(Mg)、钙(Ca)、磷(P)、尿酸(UA)、肌酐
(Cr)、血气、立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血糖或糖耐量检查。
2.尿液检测 尿常规,24 小时尿蛋白定量,24 小时尿钾、钠、氯、镁、钙、磷、尿酸和肌
酐;其中血钾小于 3.5mmol/L 时,24 小时尿钾大于 25mmol 可符合肾性失钾。
摘要:
展开>>
收起<<
Gitelman综合征(GS)是一种由肾脏远曲小管钠氯协同转运蛋白(NCC)功能障碍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966年由美国医生Gitelman首次报道1996年明确致病基因为SLC12A3。主要临床特点为肾性失钾导致的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常伴有低血镁、低尿钙和RAAS活化血压正常或偏低。GS由SLC12A3基因突变所致近500种突变已被发现。GS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小管疾病之一亚洲人群患病率可能更高但易漏诊误诊。该病常于青少年或成年早期起病临床表现多样与低血钾和低血镁相关轻型患者可无症状严重患者会出现四肢抽搐、软瘫、心脏骤停等。辅助检查包括血清学检测、尿液检测、心电图、肾脏超声、氢氯噻嗪试验和基因检测。诊断基于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RAAS活化及基因检测。治疗以对症治疗、电解质替代治疗为主同时强调个体化的疾病管理和患者宣教特殊情况需加强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