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治疗指南最新版

2025-08-25
999+
33KB
1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1. 带状疱疹的病因学
带状疱疹由潜伏在神经系统内的 VZV 复活所致。VZV 既是水痘又是带状
疱疹的病原体,属于嗜神经及皮肤的疱疹病毒,只累及人。首次感染通常发生
在童年,并导致出现水痘。在病毒血症期,VZV 进入表皮细胞,引起典型的水
痘疹。病毒接着进入皮肤粘膜的感觉神经,并通过轴突逆向输送到临近脊髓的
脊神经背根感觉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永久性的潜伏在神经元中 。
VZV 潜伏在大约 1%-7%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内,每个被感染的细胞中基因
组复制数少于 10 个。VZV 在潜伏状态中是不传染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发
生免疫抑制及免疫缺陷时,VZV 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VZV 在受累的感觉神经
元中复活,形成完整的病毒体,接着这些病毒体会通过感觉神经轴突转移到皮
肤,从一个细胞传播到另一个胞,穿透表皮,引起特有的疼痛性的皮肤带状疱
疹,表现为簇集的丘疹水疱,密集地分布于受累感觉神经根支配的皮区。
2.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
VZV 感染的复发发生于约 20%的血清学阳性的个体。一般 VZV 感染一生
只复发一次。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在同一皮节发生两次带状疱疹,极少数病例可
复发数次。 带状疱疹的发生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龄之所以成为带状疱疹
重要的危险因素,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逐步减弱,VZV 特异性细胞
免疫(CMI)反应的成分减少(功能降低?)所致。此外,任何原因导致的免
疫功能缺陷,如白血病、骨髓移植、HIV 感染、癌症等,都会大大增加带状疱
疹的发病风险。
3.带状疱疹的传播
带状疱疹皮损处含高浓度的 VZV,可经空气传播,导致易感者发生水痘。
但带状疱疹比水痘传染性低。限局性带状疱疹只在出疹后至皮损结痂前有传染
性,因此患者应避免接触易感者,直至皮损结痂。易感者包括:孕妇、<28 周
出生的婴儿(早产儿?)或体重<1000g 的婴儿、免疫缺陷患者。遮盖皮损后,
VZV 传染性会下降。
4.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
带状疱疹的临床过程是多变的。通常在儿童和年轻的成人中症状较轻。典
型的带状疱疹有前驱症状,可能发生头痛、畏光、不适,通常很少发热,皮肤
感觉异常和不同程度的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这些症状可以出现于带状疱疹起
疹前数天到数周。疼痛可为烧灼痛、刺痛、
搏动痛、或电击样疼痛。触觉敏感性改变、微小刺激引发的疼痛、剧烈瘙痒也
不少见。
带状疱疹皮损一般呈单侧分布,发生于一至两个相邻的皮区,疱疹群之间
的皮肤正常,整个病变呈带状分布倾向,不越过躯体中线。少数皮损可发生于
主要皮区或相邻皮区以外。罕见数个皮区不对称受累,即身体的两侧均出疹。
皮疹最初表现为不对称的、单侧的红斑或斑丘疹,通常于 12-24 小时内出现成
簇的小水疱,疱液清,内含高浓度 VZV。2-4 天后,水疱融合。在第3天,水
疱可变浑浊,经过 7-12 天干涸。免疫正常者,皮损持续至结痂消失的时间通
常为 2-3 周。局部淋巴结常肿大,有压痛。偶见免疫缺陷者呈慢性病程,皮肤
改变可持续数月,可反复出现小水疱。
多数患者被感染的皮区都有出疹。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即消退
者,称“顿挫型带状疱疹”。一些没有皮区疼痛症状的人,也会在出疹时或出疹
后几天内出现疼痛症状。极少数患者在前驱期后仅有皮区疼痛,而无皮疹,称
为“无疹型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可发生于任何皮区,但最常见的是胸神经和颅神经支配的皮区。
其中胸神经受累约占50-56%。颅神经,如三叉神经及其它颅神经(第VII 及
第VIII 颅神经)分布区受累约占20%。腰段、骶段很少受累(受累频率依次递
减,分别为15%及2%)。
5.带状疱疹常见的并发症
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 . 定义:皮疹消退后持续超过4周的疼痛;
或在疼痛缓解后再次发生的超过4周的疼痛。
流行病学特征:
约10-20%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 PHN。儿童罕见。发生风险主要与年龄
增长相关。女性患者以及眼、耳带状疱疹患者,发生 PHN 的可能性较高,而免
疫功能缺陷者发生慢性疼痛的风险非常低。
病理学表现:轴突与细胞体变性、脊髓背角萎缩、背根神经节瘢痕形成、
受累区域丧失表皮神经支配。神经损伤的原因可能是病毒进行性复制。
疼痛持续时间:数周、数月,偶尔数年。
疼痛性质:可为从轻微到极度的疼痛;持续的、间断的、或由极小刺激诱发
的疼痛。
. 在带状疱疹患者中,可根据患者的年龄、前驱疼痛及出疹后疼痛的严重程度、
皮疹的范围、三叉神经和眼的受累情况、病毒血症等来预测是否会发生 PHN。
⑵带状疱疹眼病(HZO) 10%-25%的带状疱疹患者有眼部受累,称作
带状疱疹眼病(HZO),是由三叉神经鼻睫支中的 VZV 复活引起的,有时可
在鼻尖、鼻翼出现水疱(Hutchinson 征)。约 2%-46% 的人有不同种类的眼
部并发症,最常见的带状疱疹的眼部并发症包括:角膜炎、上睑下垂、巩膜炎、
虹膜睫状体炎,继发青光眼,白内障等,也可发生
眼外肌瘫痪。长期或永久性的 HZO 后遗症包括:疼痛、面部瘢痕及视力丧失。
带状疱疹眼部并发症的危害非常大,因此需眼科专科治疗。
(3)Ramsay Hunt 综合征
Ramsay Hunt 综合征是指累及面神经的带状疱疹,其病理生理学机制为
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处 VZV 的复活。表现为外周面神经瘫痪伴有耳、硬腭或舌部
带状疱疹小水疱。其它症状和体征包括:耳痛、眩晕、听力丧失、对声音敏感、
耳鸣、味觉丧失,许多患者无法完全恢复正常。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发
生Ramsay Hunt 综合征的风险较高。
(4) 皮肤并发症
在急性期,皮肤受累的主要表现为继发细菌感染,可出现深脓疱样溃疡。
其他主要皮肤并发症有出血(出血性带状疱疹)、化脓性坏疽(坏疽性带状疱
疹)、皮损持续及播散至全身,产生广泛性水痘样皮疹(播散性带状疱疹),
后者主要发生于免疫缺陷患者。皮肤慢性后遗症包括色素减退及色素脱失性瘢
痕。罕见肉芽肿性反应及寻常型银屑病样表现。(Ko¨bner’s 现象) 。
其他
带状疱疹并发症见表 1
表1
摘要:
展开>>
收起<<
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摘要带状疱疹由潜伏在神经系统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复活所致。VZV首次感染多在童年引发水痘病毒随后进入感觉神经节并永久潜伏。随着年龄增长或免疫抑制、缺陷时VZV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病毒复活形成完整病毒体通过感觉神经轴突转移到皮肤引发疼痛性皮肤带状疱疹表现为簇集丘疹水疱密集分布于受累神经根支配的皮区。VZV感染复发率约20一般一生只复发一次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多次复发。高龄是带状疱疹重要危险因素因免疫减弱VZV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成分减少。免疫功能缺陷如白血病、骨髓移植等也会增加发病风险。带状疱疹皮损处含高浓度VZV可经空气传播但传染性低于水痘只在出疹后至皮损结痂前有传染性患者应避免接触易感者直至皮损结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