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临床诊疗指南

2025-08-25
999+
32.5KB
1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风湿热临床诊疗指南
【概述】
风湿热(rheumatic fever)是上呼吸道A组乙型溶血
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有全身结
缔组织病变,尤好侵犯关节、心脏、皮肤,偶可累及神经
系统、血管、浆膜及肺、肾等内脏。本病有反复发作倾向
心脏炎的反复发作可导致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和发展。
本病多发于冬春阴雨季节,潮湿和寒冷是重要诱因。
初发年龄以9~17岁多见,主要发生在学龄期,4岁以前发
病很少见,而25岁以后也较不常见。男女比例相当。居室
过于拥挤、营养低下、医药缺乏有利于链球菌繁殖和传播
多造成本病流行。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本病的发病率已
有大幅度下降,但在发展中国家,如东南亚、非洲和中南
美洲广大地区的发病率仍甚高。流行期受链球菌感染而未
经治疗的患者风湿热的发病率为1%~3%。1992~1995
年我国中小学生年发病率为20/10万,风湿性心脏病为22
/10万,风湿热患病率约80/l0万左右。城乡发病率比较,
农村高于城市。
【临床表现】
1.症状与体征
(1)前驱症状:在典型症状出现前2~6周,常有咽喉
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表现,如发热、咽痛
颌下淋巴结肿大、咳嗽等症状。但临床上超过半数患者因
前驱症状轻微或短暂而未能主诉此现病史。
(2)典型表现:风湿热有五个主要表现:游走性多发
性关节炎、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舞蹈病。这些
表现可以单独出现或合并出现,并可产生许多临床亚型。
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表现不常见,通常只发生在已有关节炎
舞蹈病或心脏炎的患者中。50%~70%患者有不规则发热,
中度发热较常见,亦可有高热,但发热无诊断特异性。
1)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呈游走性、多发性
关节炎。以膝、踝、肘、腕、肩等大关节受累为主,局部
可有红、肿、灼热、疼痛和压痛,有时有渗出。关节疼痛
很少持续一个月以上,通常在2周内消退。关节炎发作之
后无变形遗留。水杨酸制剂对缓解关节症状疗效颇佳。关
节痛可继气候变冷或阴雨而出现或加重。轻症及不典型病
例可呈单关节或寡关节、少关节受累,或累及一些不常见
的关节如髋关节、指关节、下颌关节、胸锁关节、胸肋间
关节,后者常被误认为心脏炎症状。
2)心脏炎:患者常有运动后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
主诉。二尖瓣炎时可有心尖区高调、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或
短促低调舒张中期杂音(Carey coombs杂音)。主动脉瓣
炎时在心底部可昕到舒张中期柔和吹风样杂音。窦性心动
过速(入睡后心率仍>100次/分)常是心脏炎的早期表现。
风湿热的心包炎多为轻度,超声心动图可测出心包积液,
心脏炎严重时可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轻症患者可仅有无
任何其他病理或生理原因可解释的进行性心悸、气促加重
(心功能减退的表现),或仅有头晕、疲乏、软弱无力的亚
临床型心脏炎表现。心脏炎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与其他症
状同时出现。在初次发病的有关节炎的风湿热患者中大约
50%有心脏炎。大约50%的心脏受累的成年患者,其心脏
损害在更晚时才被发现。
3)环形红斑:出现率6%~25%,皮疹为淡红色环状
红斑,中央苍白,时隐时现,骤起,数小时或1~2天消退,
分布在四肢近端和躯干。环形红斑常在链球菌感染之后较
晚才出现。
4)皮下结节:为稍硬、无痛性小结节,位于关节伸侧
的皮下组织,尤其肘、膝、腕、枕或胸腰椎棘突处,与皮
肤无粘连,表面皮肤无红肿炎症改变,常与心脏炎同时出
现。发生率2%~16%。
5)舞蹈病:常发生于4~7岁儿童。为一种无目的、
不自主的躯干或肢体动作,面部可表现为挤眉眨眼、摇头
标签: #风湿热
摘要:
展开>>
收起<<
风湿热临床诊疗指南【概述】风湿热(rheumaticfever)是上呼吸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有全身结缔组织病变,尤好侵犯关节、心脏、皮肤,偶可累及神经系统、血管、浆膜及肺、肾等内脏。本病有反复发作倾向心脏炎的反复发作可导致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和发展。本病多发于冬春阴雨季节,潮湿和寒冷是重要诱因。初发年龄以9~17岁多见,主要发生在学龄期,4岁以前发病很少见,而25岁以后也较不常见。男女比例相当。居室过于拥挤、营养低下、医药缺乏有利于链球菌繁殖和传播多造成本病流行。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本病的发病率已有大幅度下降,但在发展中国家,如东南亚、非洲和中南美洲广大地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