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多学科团队救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要点

2025-08-25 999+ 14.13KB 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急性肺栓塞多学科团队救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要点
急性肺栓塞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最严重的表现形式,在心血管死亡
原因中位列第 3,仅次于冠心病和卒中。新近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高危急
性肺栓塞患者 30d 病死率达 22%,尽早给予最佳治疗有望改善预后。
2000
下,我国在肺栓塞流行病学研究、早期救治、医院内 VTE 防控等方面取
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我国急性肺栓塞的早期救治还存在诸多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临床重视程度不够,多学科参与度不高
(2)重症患者救治手段单一,高级别治疗开展不足。(3)早期救治效
率低下,缺乏有效团队协作。
肺栓塞救治团队(PERT)的建设与运行
一、PERT 的核心理念
为了改善严重肺栓塞(包括高危和部分中危)患者的临床结局,借鉴复
杂冠心病和瓣膜病的“心脏团队”模式,在建立肺栓塞多学科快速反应团队
的基础上,通过专家面对面会诊或实时线上会议等形式,为严重肺栓塞
患者提供最佳的、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二、PERT 的学科构成
PERT 可涉及急诊科、心内科、心外科、呼吸科、血液科、介入放射科
血管外科、体外循环科、放射影像科、超声科、核医学科、麻醉科、重
医学 10 余个在 PERT 中尽可完成
分层等初始评估。
三、PERT 的组织架构
参与急性肺栓塞救治的学科3 个、能常规开展静脉溶栓、具备开展经
肺动脉内导管介入和/或外科取栓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均可组建
PERTPERT 的
PERT 总建议由心内科、呼吸科或急诊科专家
PERT 的运行管理。为明确织分,建议结具体条件成立流程
制定组、临床作组、数据与控组、教育培训组等。
、PERT 的作流程
1. PERT PERT 医师应使 用电话号码实 现
7d24h 值 PERT 30min 内组织相关专家参线
讨论讨论专家至少应包括内科专家、介入和/或心外专家。
2. PERT 指征: PERT 动的的包括协和治疗决策两方面。
性 PERT 的1性肺
尤其是不可(包括动和心搏停止)、 VTE
或超声心提示存在能不的患(2)因比剂肾功
能不妊娠危重无法CT 肺动脉影(CTPA)的患(3)
传染病(等)暂无法CTPA 检查的患者。
治疗性 PERT 的括: 1)高危或中高危肺栓塞患者2)
影像提示行血栓或肺动骑跨血栓的患3)
滤器临床应存在议的肺栓塞患者。
3. PERT 动方式: PERT 动方式分为 3 。第一,动。第
二,分级动。第三,个体化动。
4. 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分诊与救治: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高危患者,
括心收缩<90mmHg 保证
使90mmHg
灌注]持续性低血收缩压<90mmHg降幅40mmHg持续
间>15min外新律失常、低血量或血症等原因),应根据
PERT 讨论即将患者到相关监给予静脉溶栓、导管介
、外体外 氧合ECMO。对力学
的患者,应基于肺栓塞严重 PESI化的肺栓塞严重
sPESI)、超声心动CTPA肌钙蛋/或 B 型利钠BNP)

标签: #肺栓塞

摘要:

《急性肺栓塞多学科团队救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摘要急性肺栓塞是静脉血栓栓塞症最严重形式在心血管死亡原因中排第3。新近资料显示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30天病死率达22尽早最佳治疗有望改善预后。2000年以来我国在肺栓塞相关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早期救治仍存在不足如临床重视不够、多学科参与度低、重症救治手段单一、早期救治效率低等。肺栓塞救治团队(PERT)建设与运行要点如下:其核心理念是借鉴“心脏团队”模式建立多学科快速反应团队为严重肺栓塞患者提供最佳个体化方案;学科构成涉及10余个专科首诊医师应尽可能完成初始评估;二级及以上符合条件的医院可组建PERT规模结构依实际情况调整总监建议由心内、呼吸或急诊专家担任;工作流程方面PERT值班医师需724h值班启动后30min内组织专家讨论启动指征分诊断性和治疗性启动方式有前置并行、分级依次、个体化群组三种。

展开>> 收起<<
急性肺栓塞多学科团队救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要点.docx

共7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