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性惊厥诊疗指南

第五节热性惊厥摘要定义与病因热性惊厥(ICD10编码R560)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主要见于3个月至6岁的婴幼儿70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其机制可能与高热致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神经元代谢紊乱及特异性遗传倾向有关。诊断要点热性惊厥分单纯型(80)和复杂型(20)。单纯型初发于6个月至3岁间末次发作多不超4岁惊厥多在385以上、高热24小时内发生发作形式主要为全身性持续时间短发作后意识恢复快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总发作次数不超5次。复杂型可见于任何年龄38以下也可发作同一热程可发作多次发作形式多样发作后神经系统可遗留异常体征总发作次数大于5次。诊断前需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既往若有热性惊厥史更支持本病诊断。鉴别诊断需与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急性传染病初期、全身代谢紊乱引起的惊厥相鉴别。治疗1一般治疗:包括护理、营养管理、疼痛管理、心理治疗。2药物治疗:首选安定苯巴比妥、水合氯醛也可用3种抗惊厥药物可循环使用但需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3病因治疗:治疗感染控制原发病。4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退热、纠正缺氧低血糖、防治脑水肿。5预防:积极控制体温再发热时口服药物复杂型需考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