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摘要如下:1诊断依据:CAP诊断基于症状(咳嗽、咳痰、发热等)、体征(肺实变体征、湿性啰音)、实验室检查(WBC异常)及影像学检查(片状、斑片状侵润性阴影等)。满足14项中任意一项加第5项并排除其他疾病可建立临床诊断。2病原学诊断:包括血或胸液培养到病原菌、特定病原体抗体滴度变化、尿抗原检测阳性等。同时合格痰标本细菌少量生长但与涂片镜检结果一致等情况也有意义痰培养有上呼吸道正常菌群的细菌等情况则无意义。3入院治疗标准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价:年龄65岁、存在基础疾病或相关因素、异常体征、实验室或影像学异常等满足一项尤其多项并存需住院治疗。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包括意识障碍、呼吸频率增快、低氧血症等多项征象。4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建议:轻症患者推荐口服生物利用度良好的药物。耐药肺炎链球菌需提高剂量或选择其他药物。大环内酯类对非典型性致病原有效。支气管扩张并发肺炎需兼顾铜绿假单胞菌。疑有吸入因素时优先选择有抗厌氧菌作用的药物。重症肺炎建议早期广谱治疗。抗生素治疗尽早开始疗程依病原体和病情而定。5初始治疗后评价、处理与出院时机:初始治疗后4872h评价病情有效治疗表现为体